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璟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多糖
  • 1篇心脏毒性
  • 1篇药物
  • 1篇脏毒
  • 1篇生活质量
  • 1篇蒽环类
  • 1篇蒽环类药
  • 1篇蒽环类药物
  • 1篇蒽环类药物心...
  • 1篇疗效
  • 1篇类药
  • 1篇类药物
  • 1篇环类
  • 1篇黄芪多糖
  • 1篇活质量

机构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邓粤敏
  • 1篇苏旭春
  • 1篇孔嘉欣
  • 1篇程玲
  • 1篇宋璟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黄芪多糖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治疗的乳腺癌或恶性淋巴瘤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蒽环类药物[乳腺癌:环磷酰胺(CTX)+表阿霉素(EPI)/吡柔比星(THP)+氟尿嘧啶(5-FU),恶性淋巴瘤:CTX+EPI/THP+长春地辛(VDS)+泼尼松]和1.0 g磷酸肌酸钠+100 m L生理盐水的静脉滴注治疗,防治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250 mg黄芪多糖+500 m L生理盐水的静脉滴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B型脑钠肽(BNP)、一氧化氮(NO)水平、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Kamofsky评分法(KPS)评估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结果防治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组患者血浆BNP、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血浆NO和LVEF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KP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治疗可有效减少蒽环类药物治疗患者的心脏毒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对治疗效果无不良影响。
孔嘉欣苏旭春戴诗蕾邓粤敏程玲宋璟
关键词:黄芪多糖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生活质量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