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5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农户
  • 2篇案例分析
  • 2篇PPP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生计
  • 1篇生计资本
  • 1篇实证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消费
  • 1篇能源转型
  • 1篇农村
  • 1篇粮食价格
  • 1篇居住
  • 1篇居住方式
  • 1篇PPP模式
  • 1篇PPP项目
  • 1篇
  • 1篇ARDL-E...

机构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李娜
  • 2篇凤亚红
  • 2篇王萍
  • 1篇吕靖烨
  • 1篇左帅

传媒

  • 1篇价格月刊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财政研究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碳目标下农户组合能源消费选择研究:基于生计资本被引量:3
2023年
农村能源可持续建设是优化农村现有能耗结构、实施联合空气污染防治、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课题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与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组合能源消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显著促进商品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消费量;自然资本与非商品能源和常规能源的消费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消费量则相反;物质资本与商品能源的消费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常规能源的消费量则相反。生计资本对农户组合能源消费选择有显著影响,农户人力资本的优化、物质资本及金融资本的积累使得农户更易形成清洁低碳的组合能源消费习惯。合理引导生计资本转型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应结合当前农村生计状况,通过优化生计资本存量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保障水平,在加大农村节能意识宣传的同时健全相关配套设施,提高农户环保意愿,以加快农村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进程。
王萍柳瑞朱礼想李娜
关键词:农户生计资本能源转型低碳发展
PPP项目运作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5
2017年
因具备较高的运营效率,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等,利用PPP项目融资模式发展基础设施受到世界各国推广。但在实践中,有许多PPP项目失败了。在文献调研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中国28个PPP项目的实施过程,寻找影响PPP项目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PPP项目运作成功的关键是完善的PPP制度环境与体制、健全的金融体系及政府的契约精神。合作企业的能力与信用同有效选择PPP项目等因素共同决定了项目成败。本文研究在理论上能有效回答"影响PPP项目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个问题,在实践上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管理人员有效进行PPP项目投融资决策。
凤亚红李娜左帅
关键词:PPP项目案例分析
基于案例的PPP模式运作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在文献调研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中国28个PPP项目的实施过程,寻找影响PPP模式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PPP模式运作成功的关键是完善的PPP制度环境与体制、健全的金融体系及政府的契约精神,合作企业的能力与信用同有效选择PPP项目等因素共同决定了项目成败。
凤亚红李娜曹枫
关键词:PPP模式案例分析
国际能源价格与中国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与原油进口国,从宏观视角探究国际能源市场与中国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已经成为时代命题。采用ARDL-ECM模型,考察了1978—2021年粮食价格、能源价格、汇率、通货膨胀率及农业部门就业率等5个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动态联动效应。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且国内粮价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更大。在所有联动效应中,各变量对国际油价的正向冲击均较强。其中,农业部门就业率对国际油价的正向冲击最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吕靖烨李娜
关键词:ARDL-ECM模型
农村居住方式对生活能源绿色转型的赋能效应研究——基于浙陕豫三省的调研实证
2023年
生活能源绿色转型是助推乡村振兴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基于2018年“农户用能与福祉”专项调查数据分析居住方式对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探索居住方式对生活能源绿色转型的赋能效应。结果表明:与已婚子女同住最有利于促进生活能源绿色转型,而老人独居则对其有抑制作用,居住方式对生活能源绿色转型的赋能作用呈现“与已婚子女同住>与未婚子女同住>隔代同住>老人独居”的特征。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的有效衔接,需科学引导绿色能源代际传递、发挥子女与老人同住或近邻而居的赋能优势。
王萍李娜李娜
关键词:居住方式农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