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凌雪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中动脉
  • 1篇溶栓
  • 1篇鼠脑
  • 1篇栓塞
  • 1篇全凭静脉麻醉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脑组织
  • 1篇麻醉
  • 1篇脑缺血
  • 1篇脑缺血再灌注
  • 1篇脑细胞
  • 1篇脑细胞凋亡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王天龙
  • 2篇李丽
  • 2篇周凌雪
  • 1篇赵磊
  • 1篇田肇隆
  • 1篇马艳辉
  • 1篇王瑜

传媒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组织TMEM166的表达及其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跨膜蛋白166(Transmembrane protein 166,TMEM166)基因在小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后的表达改变及其对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50只,体重22-28 g,采用线栓法制作MCAO模型,缺血后动物随机分为再灌注6、12、24、48 h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缺血侧大脑TMEM166、Caspase 3的阳性细胞数目,TUNEL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再灌注时间点TMEM166、Caspase 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缺血侧TMEM166的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 h达到高峰,48 h后逐渐下降;再灌注6 h后Caspase 3观察到有表达,同样随着再灌注时间而升高,24 h达到高峰。缺血侧细胞凋亡数量变化趋势与TMEM166基本一致,对侧大脑半球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小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伴有TMEM166的表达升高,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 3引起脑细胞凋亡。
王瑜周凌雪王天龙赵磊李丽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凋亡
恒河猴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建模中麻醉方案的选择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为需要进行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模型建立的恒河猴及其它大型实验动物提供一种简捷、迅速、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恒河猴20只,均为雄性,年龄7~9岁,体重7~11 kg,基础麻醉应用0.1 m L/kg氯胺酮及速眠欣的混合液肌内注射,待动物入睡后行气管插管(ID:4.5~5.5#)。随后送入介入中心,入室后连接监护并建立静脉通路,完成有创动脉压及导尿管置入等。术中实验动物采用呼吸机控制呼吸,丙泊酚2~4 mg/kg/h持续泵入进行麻醉维持,术中根据动物的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情况变化调整剂量,必要时追加上述氯胺酮与速眠新的混合液,并根据手术的需要调整心率、血压、体温等。溶栓前后行脑MRI造影,造影时停止输注麻醉药物,恢复动物自主呼吸。术中监测实验动物的心率、体温、有创动脉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并于麻醉诱导后和术中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共进行实验20次,均按预计方案实施完成,术中未发生动物躁动、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实验结束停药后,实验动物很快清醒并送回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后续处理。20只恒河猴15只存活24 h以上,5只死于溶栓后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死面积较大。结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合并复合麻醉维持为此类比较复杂的介入及MRI实验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一种安全、实用的麻醉方式。
田肇隆马艳辉李丽王天龙周凌雪
关键词:恒河猴大脑中动脉栓塞溶栓全凭静脉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