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淑玲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2篇运动疗法
  • 2篇强制性运动疗...
  • 2篇疗法
  • 2篇脑卒中
  • 1篇低氧
  • 1篇低氧环境
  • 1篇血性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样
  • 1篇抑郁样行为
  • 1篇应激
  • 1篇上调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生长因子表达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卒中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机构

  • 4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淑玲
  • 3篇陶希
  • 3篇宋涛
  • 2篇方翠霓
  • 2篇邓景贵
  • 2篇刘楚娟
  • 1篇刘佳
  • 1篇宋涛
  • 1篇唐雪琴
  • 1篇董艺
  • 1篇刘佳
  • 1篇王婷
  • 1篇李璟
  • 1篇彭倩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低氧环境下PlncRNA-1通过上调CBR3促进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和M1极化
2022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上调的长非编码RNA-1(prostate cancer up-regulated long non-coding RNA-1,PlncRNA-1)对低氧环境下胶质瘤相关的巨噬细胞浸润和极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低氧诱导胶质瘤细胞U87,检测Control组和低氧Hypo组中PlncRNA-1和羰基还原酶3(carbonyl reductase 3,CBR3)的表达。低氧的U87细胞分为4组,即U87细胞转染PlncRNA-1过表达质粒组(pcDNA-PlncRNA-1组)、空载体组(pcDNA-Empty组)、联合转染pcDNA-PlncRNA-1和CBR3的沉默寡核苷酸序列(si-CBR3)组(pcDNA-PlncRNA-1+si-CBR3组)及联合转染pcDNA-PlncRNA-1和si-CBR3的阴性对照组(pcDNA-PlncRNA-1+si-NC组),并分别与THP-1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或者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检测这4组中THP-1细胞的M1型标志物(CD163、IL-12、TNF-α)、M2型标志物(CD86、IL-10、趋化因子CCL-22)的变化;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THP-1细胞迁移能力。结果:Hypo组PlncRNA-1和CBR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均P<0.05);pcDNA-PlncRNA-1组的CBR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cDNA-Empty组(P<0.05)。对比pcDNA-Empty组,pcDNA-PlncRNA-1组胶质瘤细胞与THP-1细胞共培养促进THP-1细胞向M1表型转变,并且促进THP-1细胞迁移(均P<0.05)。而对比pcDNA-PlncRNA-1+si-NC组,pcDNA-PlncRNA-1+si-CBR3组抑制THP-1细胞向M1表型转变,并且抑制THP-1细胞迁移(均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低氧环境下PlncRNA-1通过上调CBR3促进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和M1极化。
彭倩薛智李璟王丽姣王淑玲
关键词:巨噬细胞浸润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制作脑卒中大鼠模型,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CMIT)干预,观察干预后大鼠相关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CMIT训练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障碍、组织病理学改变、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程序化死亡基因(PDCD)-5表达情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CMIT训练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CMIT训练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细胞结构完整,细胞核、核膜及核仁结构完整;模型组细胞排列紊乱,水肿严重,核膜界线不清晰,血管充血严重;相比于模型组,CMIT训练组脑组织结构较完整,且坏死较模型组显著降低,间质水肿较大缓解。假手术组基本未见Caspase-3及PDCD-5阳性细胞;模型组随处可见大量Caspase-3及PDCD-5阳性细胞;但相对于模型组,CMIT训练组Caspase-3及PDCD-5阳性细胞含量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CMIT训练组Caspase-3及PDCD-5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CMIT训练组大鼠的Caspase-3及PDCD-5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及CMIT训练组SOD含量表达显著降低MDA含量表达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模型组,CMIT训练组SOD含量表达显著升高MDA含量表达显著降低(P<0.05);CMIT训练组(P<0.05)。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及CMIT训练组NSE、S-100β含量表达显著升高;相比于模型组,CMIT训练组NSE、S-100β含量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CMIT疗法可以通过抑制Caspase-3及PDCD-5凋亡因子,升高SOD,减少MDA、NSE及S-100β含量,从而达到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
王淑玲刘佳邓景贵宋涛方翠霓刘楚娟陶希
关键词:脑卒中MDANSES-100Β
觅食运动对缺血性卒中大鼠慢性应激后抑郁样行为及海马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觅食运动(foraging exercise,FE)对缺血性卒中大鼠慢性应激后抑郁行为及海马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雄性成年清洁级SD大鼠,根据体质量匹配原则分为卒中组(n=10)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组(n=20)。CUMS组大鼠于造模后1周开始进行3周的CUMS刺激。然后,采用SPSS 24.0软件中的随机数字生成器将抑郁大鼠分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组(PSD组,n=10)和觅食运动组(FE组,n=10)。FE组大鼠进行FE干预,持续4周。分别在MCAO造模后第1周、第4周及第8周结束时进行体质量称量、水迷宫测试、新奇抑制摄食测试(novelty-suppressed feeding test,NSFT)及糖水偏爱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8周后处死大鼠,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海马TGF-β1表达变化,ELISA检测血清TGF-β1和TNF-α。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为学数据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他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大鼠体质量、NSFT潜伏期与摄食量、糖水偏爱率(sucrose preference index,SPI)的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2.936~12.098,均P<0.05)。4周时,与卒中组[(343.80±19.34)g,(12.10±6.97)s,(0.75±0.09)%]比较,PSD组与FE组体质量[(307.80±17.23)g,(305.30±24.39)g]低、NSFT潜伏期[(21.70±7.02)s,(22.40±8.44)s]长、SPI[(0.52±0.06)%,(0.53±0.07)%]低(均P<0.05);8周时,FE组SPI高于PSD组(P=0.045)。三组体质量、PSD组与FE组NSFT潜伏期、卒中组与FE组NSFT摄食量及PSD组与FE组SPI在不同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8~196.548,均P<0.05)。水迷宫测试中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逃避潜伏期的时间主效应(P=0.034)和组别主效应显著(P<0.001):4周时逃避�
陶希唐文静李璐伍思源黄丽君董艺董艺王婷王淑玲王淑玲
关键词:慢性应激海马转化生长因子Β1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老年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MIT组、常规康复组及对照组,每组30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脑卒中模型,给予CMIT组以固定健侧上肢,强迫患侧肢体进行滚筒、平衡木、网屏训练;常规康复组以不限制健侧上肢进行滚筒、平衡木、网屏训练,训练时间与CIMT相同,每天训练时间上下午各15 min;对照组无任何训练,21 d后训练停止,各组大鼠饲养条件相同,实验干预7、14、21 d对大鼠进行行为功能(滚筒训练评分、平衡木测试评分、网屏抓握测试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定;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b FGF、表皮生长因子(EGF)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b FGF、EGF的蛋白水平。结果 CMIT组、常规康复组康复训练后行为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CMIT组21 d后行为功能评分,14、21 d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CMIT组和常规康复组在康复训练7、14、21 d,b FGF和EGF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CMIT组在康复训练14、21 d,b FGF和EGF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均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与康复训练相比,可以更好地促进出血性脑卒中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 FGF和EGF表达有关。
王淑玲刘佳邓景贵宋涛方翠霓刘楚娟陶希唐雪琴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神经功能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