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鹏
-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CMO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机体后部分病例可发展为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技术,能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氧合,并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风险。本研究从ECMO启动时机、模式选择及管理等方面简要介绍ECMO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 雷鹏卢安东潘晨亮潘晨亮赵存瑞江尕学蔡玮婷白明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软骨中间层蛋白1在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心肌纤维化是心肌损伤后出现的病理性重塑,主要表现为富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纤维瘢痕形成,过度的心肌不良重塑最终导致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软骨中间层蛋白1(CILP-1)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其主要发挥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CILP-1是一种可以便捷测量的生物标志物,相关临床试验结果也肯定了其作为心肌纤维化新型标志物的潜力,有望为心肌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 孙逸伦雷鹏白明
-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心肌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及其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20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EH+CHD组)及单纯高血压组(EH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测定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变异系数评估血压变异性。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24 h尿蛋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EH组相比,EH+CHD组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及夜间收缩压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明显增高(P<0.05)。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标准差两组无差异(P>0.05)。EH+CHD患者24 h尿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高于高血压组(P<0.05)。但LVMI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CHD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有更大的BPV,靶器官损害更重。
- 杨斌武张璐韩冰杨彩兰邓爱云雷鹏吴增颖
-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血压变异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血管急危重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血管急危重症临床应用的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并行ECMO辅助治疗的患者24例。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12例均在手术室建立ECMO,心原性休克组12例均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建立ECMO。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CI组12例均在导管室手术完成后顺利撤离ECMO(脱机率12/12),12例均存活出院(生存率12/12);ECMO辅助时间1.3~4(2.6±1.5)h,辅助流量1.7~2.8(2.1±0.4)L/min;2例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PCI组完全再血管化达11例(11/12),1例因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反复尝试后未开通。PCI组患者术后第7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原性休克组12例患者中10例顺利脱离ECMO(脱机率10/12),8例存活出院(存活率8/12),2例成功撤除ECMO后死亡(下消化道出血1例,无法脱离IABP 1例);ECMO辅助时间73~223(139.2±46.6)h;术后第7天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24例患者均无机械故障及氧合器故障,无脱管,无下肢缺血坏死,无心脏压塞;共发生出血并发症11例。结论 ECMO是急危重症冠心病行PCI的重要的保驾护航手段之一,可以使得心原性休克患者获益,提高心原性休克生存率。高效的ECMO团队、ECMO时机的把握、精细化个体化管理、有效控制和预防并发症是ECMO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
- 卢安东潘晨亮雷鹏蔡玮婷赵存瑞王俊乾王淑萍张丽霞张博白明张钲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原性休克并发症
- DES基因突变相关性限制型心肌病1例
- 2022年
- 限制型心肌病是以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室充盈受限为特征的心肌病。本文报道了1例确诊为限制型心肌病的先证者,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了结蛋白(desmin,DES)基因的第4外显子R406W密码子转换杂合性突变。1病例患者女性,22岁,因“胸闷气短乏力8年,晕厥5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乏力.
- 张文珺牛小伟雷鹏雷鹏
- 关键词:限制型心肌病心室充盈心室壁基因突变结蛋白杂合性
-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交感电风暴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交感电风暴是在24 h内由3次或多次发作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引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一项荟萃分析表明,交感电风暴导致死亡风险增加近3倍,尽早识别和及时对症治疗尤为重要[2]。
- 王婷张珊珊潘晨亮雷鹏雷鹏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文献复习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应用VA-ECMO联合IABP的时机探索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AMICS)患者应用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的不同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学会注册数据库中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入组接受VA-ECMO支持的AMICS患者,根据是否联合IABP及联合时机,分为VA-ECMO单独组、VA-ECMO+IABP同期组和VA-ECMO+IABP非同期组。收集3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病情危重特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结果及VA-ECMO相关参数及并发症等。主要临床终点为全因死亡事件,机械循环支持的安全性指标包括血红蛋白下降大于50 g/L、消化道出血、菌血症、下肢缺血、下肢血栓、急性肾损伤、肺水肿及卒中。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3组患者随访30 d内的生存结局,以VA-ECMO+IABP同期组作为参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AMICS患者VA-ECMO+IABP不同时机联合对30 d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68例应用VA-ECMO支持的AMICS患者,其中女性12例(17.6%),所有患者年龄(59.8±10.8)岁。VA-ECMO单独组19例,VA-ECMO+IABP同期组34例,VA-ECMO+IABP非同期组15例。VA-ECMO+IABP同期组ECMO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VA-ECMO单独组及VA-ECMO+IABP非同期组(P均<0.05)。与VA-ECMO+IABP非同期组比较,其余两组ECMO支持时间较短、发生急性肾损伤并发症比例更低(P均<0.05),单独VA-ECMO组发生肺水肿的并发症比例更低(P<0.05)。院内存活患者在VA-ECMO+IABP同期组为28例,明显高于VA-ECMO单独组(9例)及VA-ECMO+IABP非同期组(7例)(P均<0.05);随访30 d内存活患者在VA-ECMO+IABP同期组为26例,明显高于VA-ECMO单独组(9例)及VA-ECMO+IABP非同期组(4例)(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相较于VA-ECMO+IABP同期使用,单独VA-ECMO(HR=2.801,P=0.036)及VA-ECMO+IABP非同期使用(HR=2.985,P=0.033)与AMICS�
- 潘晨亮赵晶胡思雄雷鹏赵存瑞苏昱润蔡玮婷张珊珊闫志杰卢安东张博白明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
-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BPV对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26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将患者分为杓形组、非杓形组和反杓形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测定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评估BPV。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三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24 h动态BPV、LVMI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颈动脉IMT与BPV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杓形组比较,非杓形组和反杓形组LVMI明显增高(P<0.05],且反杓形组LVMI明显高于非杓形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颈动脉IMT与24 hSBPCV及nSBPCV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和0.517;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血压病程、dSBPCV和nSBPCV有关(OR分别为1.077、0.090、1.011、1.181及1.132)。结论 SBPBPV变化越大,颈动脉IMT增加越明显,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越高。
- 杨斌武韩冰张璐杨彩兰邓爱云雷鹏吴增颖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