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阳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视神经
  • 4篇视神经脊髓炎
  • 4篇脊髓炎
  • 2篇单抗
  • 2篇蛋白
  • 2篇药物
  • 2篇水通道
  • 2篇水通道蛋白
  • 2篇通道蛋白
  • 2篇谱系
  • 2篇自然科学基金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蛋白质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B细胞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性疾病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作者

  • 8篇王春阳
  • 2篇张超
  • 2篇刘平
  • 2篇张超
  • 1篇沈兆红
  • 1篇赵峰
  • 1篇杨俊峰
  • 1篇李晓文
  • 1篇郝峻巍
  • 1篇阎涛
  • 1篇杨丽
  • 1篇江枫
  • 1篇杨春生
  • 1篇赵峰
  • 1篇蒋薇
  • 1篇韩滨

传媒

  • 2篇天津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胸腺瘤Th17细胞在重症肌无力发病的机制研究
王春阳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情况分析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发展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为探索青年科技工作者培养的道路,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情况,分析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选取医院2011-2015年度基金申报及中标数,从申报人员年龄、学历、职称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0~35岁青年职工申报课题的积极性较其他年龄段要高,中标项目数也相对较多。近5年,硕士学位人员申报课题数增长较快,渐超博士学位人员申报数,但在项目中标数上,博士学历人员占优。中级职称青年科研工作者在课题申报与中标数方面远超其他职称人员。结论上述因素的差别,反应出申请人自身条件的差异,进而影响其科研发展的不同。探明此影响因素的根源,为青年职工的培养做出重要的贡献。
赵峰刘平王春阳沈兆红郝峻巍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影响因素青年科学基金
天津某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模式实践探索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与获批等项目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4月开始实施完善科技人才体系、加强培育辅导、提高项目支撑及营造科研生态的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获批项目数和中标率,评价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2023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共获批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较2022年增长22.22%;获批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较2022年增长138.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标率为15.66%,较2022年增长133.70%。2024年相比2023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425项,增长75项,增长率高达21.43%;其中面上项目为213项,增长74项,增长率高达53.24%。近5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分布于全院34个科室,其中神经外科18项、神经内科17项及神经所17项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获批项目分布于31个科室,其各科室获批项目数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存在不一致性。结论目前采取的基金管理模式有助于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利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今后还需从下沉科室+精准服务,做到针对性管理;进一步加强新职工培训,促进后备人才成长;落实科研课题过程管理,用好“前一桶金”等方面加以提升。
赵峰刘平阎涛王春阳暴晶晨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血清AQP-4抗体水平与急性期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2016年
目的:探究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与急性期视神经脊髓炎(NOM)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临床上预防急性期NOM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63例NOM患者,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中AQP-4抗体浓度,分析AQP-4抗体水平与NOM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NOM患者血清AQP-4抗体的浓度为(425.45±18.34)ng/ml,阳性检出率为80.73%。健康体检者血清AQP-4抗体的浓度为(112.34±15.27)ng/ml。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AQP-4抗体水平与EDSS评分、大脑磁共振成像病灶数及脊髓受累节段数均呈正相关(r=0.383,P=0.001;r=0.315,P=0.007;r=0.297,P=0.012);与至下一次复发间隔时间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96,P=0.332)。结论:AQP-4抗体水平与NOM疾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病程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AQP-4作为预测疾病复发的检测蛋白意义不大。
王春阳肖金婷蒋薇么阳张超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4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期
托珠单抗和硫唑嘌呤对NMOSD患者视神经炎后视神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托珠单抗和硫唑嘌呤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视神经炎(ON)后视觉功能系统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MOSD患者67例,其中托珠单抗组33例,受累眼42只;硫唑嘌呤组34例,受累眼44只。采用视力表、光学相干断层显像、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并比较2组受累眼视力、黄斑区视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VEP P100波幅和潜伏期在随访1年前后的变化以及2组之间对应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托珠单抗和硫唑嘌呤组患者受累眼的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和低对比度视力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2组患者受累眼黄斑区GCC、视乳头周围pRNFL厚度均变薄,VEP P100波幅均降低(P<0.05),硫唑嘌呤组患者VEP P100潜伏期延长(P<0.01),硫唑嘌呤组VEP P100波幅降低幅度较托珠单抗组大(P<0.05)。结论托珠单抗和硫唑嘌呤均不能逆转NMOSD患者ON后受累眼视神经变性萎缩的过程。但与硫唑嘌呤相比,托珠单抗可能有助于延缓视神经轴索变性。
杨俊峰曾培杜琛江枫张瑞李晓文张超王春阳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炎硫唑嘌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变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20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诊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PCR法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的mRNA指标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全部研究对象的外周血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指标变化;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急性期与非急性期的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外周血TGF-β、IL-10的mRNA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外周血TGF-β、IL-10的mRNA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组非急性期比,研究组急性期的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组非急性期相比,研究组急性期外周血TGF-β、IL-10的mRNA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变急性发病期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的功能受损,数量显著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廖诗为王春阳
疾病修饰药物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以视神经和脊髓炎性脱髓鞘损害伴轴索变性坏死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致残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对NMOSD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相关的免疫治疗方法也得到迅速发展。这些免疫治疗策略统称为疾病修饰治疗,用以改善疾病的进程和转归。本文就NMOSD的最新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中选择和应用疾病修饰药物(DMD)。
张超王春阳韩滨杨春生杨丽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
靶向CD20阳性B细胞的多发性硬化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CNS慢性炎症和脱髓鞘伴随轴突损伤为主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传统上认为MS主要由T细胞介导,但近年来发现B细胞在M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靶向B细胞的药物在MS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将主要关注B细胞在MS中的作用机制及靶向B细胞的多种治疗方案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
张超黄振宁王春阳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利妥昔单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