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维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0T MRI颈动脉斑块高分辨成像在I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采用3.0T MRI颈动脉斑块高分辨成像评价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高危斑块特征及其与IS的关系。方法将我院90例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颈动脉3.0TMRI多序列检查,分析比较症状侧和非症状侧颈动脉斑块负荷、斑块内成分及体积。结果症状侧平均血管总面积(TVAmean)和非症状侧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管腔面积(LAmean)、最小管腔面积(LAmin)均小于非症状侧(P<0.05),平均管壁面积(WAmean)、最大管壁厚度(WTmax)、平均管壁标准化指数(NWImean)、最大管壁标准化指数(NWImax)均大于非症状侧(P<0.05)。症状侧颈动脉斑块钙化、富含脂质的坏死核、斑块内出血比例均高于非症状侧(P<0.05),纤维帽破裂比例与非症状侧无显著差异(P>0.05)。症状侧颈动脉斑块钙化、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及斑块内出血体积均大于非症状侧(P<0.05)。结论IS的发生与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负荷、斑块内成分有关,3.0TMRI颈动脉斑块高分辨成像能有效测量IS患者颈动脉斑块负荷、斑块内成分,可作为高危斑块识别重要检测方法。
- 朱燕熊维殷云志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 不同类型癫痫患者MRI影像学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癫痫患者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96例癫痫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头部核磁共振(MRI)影像学资料。结果共96例癫痫患者MRI异常83例,阳性率为86.46%(83/96),定性准确87.95%(73/83),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病例定性准确87.5%(7/8),复杂部分性发作病例定性准确93.10%(27/29),全面发作定性准确87.88%(29/33),继发性全面发作定性准确76.92%(10/13);MRI发现的83例异常中,28例(33.73%)病灶分布于颞叶,其余依次为额叶18例(21.67%)、基底节区14例(16.87%)、顶叶14例(16.87%)和枕叶4例(4.82%),散在分布5例(6.02%);MRI发现的83例异常中,颅内感染定性准确89.66%(26/29),颅内出血定性准确88.24%(15/17),梗塞定性准确100%(15/15),血管瘤或血管畸形定性准确84.62%(11/13),颅内肿瘤定性准确85.71%(6/7),脓肿定性准确50.00%(1/2)。结论 MRI能有效诊断不同类型的癫痫,在癫痫的定位以及定性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黄婷熊维李娜李晶
- 关键词:癫痫核磁共振
- 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诊断脑缺血性疾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鉴别脑出血(ICH)及缺血性脑卒中(IS)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有关GFAP对ICH和IS诊断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6年12月31日。提取数据后计算合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比值比(DOR)、阳性似然比(PLR)、阳性似然比(NLR)及对应的95% CI;异质性采用I^2检验分析,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Stata 12.0软件绘制漏斗图,评价纳入文献的发表性偏倚。采用Metadisc 1.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合计10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GFAP诊断汇总敏感性为74%(68%~80%),汇总特异性为91%(88%~93%),汇总PLR及NLR分别为11.63(4.75~28.50)和0.30(0.17~0.51),DOR的95% CI:(21.51,106.40),AUC为0.9109。结论 GFAP对于鉴别ICH和I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熊维肖明跃张媚
- 关键词:META分析脑出血
-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使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CTDS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实施VCTDSA检查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均使用手术或影像学(3D-DSA)证实,其中68例患者有动脉瘤,共检出动脉瘤88个。结果VCTDSA检测与手术或影像学(3D-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检测方式在不同部位、不同大小动脉瘤检出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TDSA检查动脉瘤患者灵敏度94.44%、特异度87.50%、准确率93.18%,且与手术或影像学(3D-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VCTDSA检查动脉瘤数目灵敏度96.70%、特异度93.33%、准确率96.23%,且与手术或影像学(3D-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结论VCTDSA与手术或影像学(3D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可用于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对颅内动脉瘤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刘杨熊维汪琴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