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雄
-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间伐与修枝对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间伐与修枝作为人工林常用的抚育措施,通过影响林分密度和林下光照强度等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和林分结构,是在全球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的前提背景下,解决人工林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总结了间伐与修枝对桉树人工林以及其他林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营林措施、提高林分综合质量提供参考。
- 张士韬欧阳林男陈少雄杨嘉麒何沙娥郑嘉琪杨雪芮
- 关键词:土壤质量间伐修枝土壤性质
- 巨桉GRF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不同氮水平下的组织表达模式
- 2024年
- 【目的】从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巨桉生长调节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组织表达模式,为巨桉GRF基因功能研究及氮高效利用桉树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在NCBI网站中选择巨桉基因组,用拟南芥和毛果杨的GRF蛋白序列与巨桉基因组数据库进行BLAST蛋白序列同源比对,并通过InterPro和SMART数据库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获得巨桉GRF基因。利用在线网站Ex-pasy protparam、SignalP-5.0、WoLF PSORT和SOPMA,对巨桉GRF蛋白进行基本理化性质分析、信号肽预测、亚细胞定位及二级结构预测。利用MEGA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使用MEME在线平台分析EgrGRF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和基序,用Plant CARE预测基因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并使用TBtools软件将结果可视化。以2年生巨桉苗为供试材料,浇灌氮素浓度分别为45(高氮)、15(常规氮)和1.5(低氮)mmol/L的营养液,4 d后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grGRF基因在3种氮素水平下的叶片、茎和根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鉴定得到6个巨桉GRF基因家族成员(EgrGRF1~EgrGRF6),分布于4条染色体上;6个EgrGRF蛋白的氨基酸数目为296~605个,分子质量为33415.86~64630.89 u,理论等电点为7.29~8.85,脂溶指数为39.93~64.79,均为亲水性蛋白;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要二级结构元件,均定位于细胞核上,未检测到信号肽存在。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巨桉、毛果杨和拟南芥的GRF家族成员可分为4组,各组中EgrGRF蛋白数量分别为0,3,1和2个,多数EgrGRF成员与毛果杨亲缘关系较近。基因结构及蛋白基序分析结果显示,巨桉GRF基因家族成员具有2~4个内含子;6个EgrGRF蛋白均具有CX_(9)CX_(10)CX_(2)H和QX_(3)LX_(2)Q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EgrGRF基因启动子区含有茉莉酸甲酯、脱落酸、分生组织表达及低温等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grGRF2和EgrGRF6基
- 杨雪芮陈少雄王建忠何沙娥
- 关键词:巨桉生物信息学分析
- 间伐与修枝对人工林木材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木材质量是决定木材适用性的重要因素。间伐与修枝是人工林经营常用的抚育措施,能减少林分密度,降低林分竞争压力,增加光利用率,改善林分结构。合理间伐和修枝对木材质量有影响。该文梳理两种措施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外观质量、微纤丝角、纤维形态和化学性质的影响,探讨两种措施对木材质量的综合影响。间伐和修枝对木材质量的影响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间伐和修枝引起的风荷载、内源激素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干缩特性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 张士韬欧阳林男陈少雄杨嘉麒
- 关键词:木材质量间伐修枝人工林
- 困难立地桉树造林技术规程
- 适用于选择桉树作为先锋树种对困难立地实施人工造林。
- 刘学锋陈少雄欧阳林男何沙娥张维耀
- 林下卡亚栽培技术规程
- 本文件适用于卡亚的林下栽培。
- 李天会彭彦陈少雄张维耀高丽琼郑嘉琪
- 胶合板用材尾巨桉修枝技术规程
- 适用于生产胶合板用材尾巨桉人工林的培育。
- 何沙娥陈少雄刘学锋欧阳林男张维耀郑嘉琪
- 一种桉树苗期专用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方法
- 本申请提出一种桉树苗期专用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方法,种植之前,将桉树苗木根部浸泡在氮磷钾复合肥水溶液中,然后再取出种植。在苗期对桉树根系进行针对性施肥,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水溶液对桉树的根系进行浸泡,不会造成烧苗,而且在苗期使...
- 欧阳林男杨嘉麒陈少雄张士韬何沙娥郑嘉琪杨雪芮
- 尾巨桉EugNAC007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2023年
- 为挖掘桉树木材形成重要NAC转录因子,以尾巨桉DH32-29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克隆了一个桉树NAC基因EugNAC007,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序列分析表明:EugNAC007编码序列全长1711 bp,预测编码蛋白含56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4.32 KD,定位于细胞核。EugNAC007蛋白在N端具有一个典型的NAC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EugNAC007蛋白与拟南芥中调控细胞分裂的AtNTM1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ugNAC007在木质部中优势表达。在杨树中过表达该基因抑制了植株株高生长。推测EugNAC007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的形式参与木材形成过程,但具体作用途径和机制待进步一研究。该研究为深入挖掘桉树木材形成相关重要NAC转录因子提供参考。
- 何沙娥欧阳林男杨嘉麒郑嘉琪陈少雄
- 关键词:桉树NAC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基因功能
- 不同改良剂对镉铅矿渣赤桉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的影响
- 2024年
-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平台,探究4种改良剂(有机菌肥、有机肥、无机肥和菌剂)联合赤桉修复对Cd、Pb矿渣基质理化性质、不同形态Cd和Pb比例、真菌群落结构和真菌功能类群的影响,分析调控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有机肥、有机菌肥联合赤桉修复均能显著提高矿渣基质pH值、阳离子交换量和残渣态Pb的比例,显著降低可还原态Pb的比例。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改良剂联合赤桉修复可显著改变基质真菌群落结构,增加伞菌纲的相对丰度,降低粪壳菌纲的相对丰度。功能类群分析表明,有机肥、有机菌肥联合赤桉修复增加土壤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减少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无机肥和菌剂联合赤桉则减少土壤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增加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和Mantel检验表明,阳离子交换量、pH值和不同形态Pb比例是影响基质真菌群落的关键因子。上述结果表明,添加有机肥和有机菌肥联合赤桉修复可提高Cd、Pb矿渣基质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降低Pb的生物毒性,改变真菌群落结构,增加土壤腐生真菌比例,减少植物病原菌,是生态安全的联合修复方法。
- 杨嘉麒欧阳林男陈少雄张程郑嘉琪何沙娥
- 一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桉树修复专用菌肥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桉树修复专用菌肥。所述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桉树修复专用菌肥包括营养液、缓释有机肥、保水剂和抗性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为:将质量份为:营养液3‑5份、所述缓释有机肥40‑50份、所述保水剂37...
- 欧阳林男陈少雄杨嘉麒何沙娥郑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