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综合征
  • 3篇干燥综合征
  • 2篇润燥
  • 2篇女性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关节炎
  • 2篇风湿
  • 2篇风湿关节炎
  • 2篇补肾
  • 1篇蛋白
  • 1篇性激素
  • 1篇虚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血清
  • 1篇阴虚
  • 1篇阴虚证
  • 1篇治法
  • 1篇肾阴

机构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郑玥琪
  • 5篇杨光辉
  • 5篇吴辉辉
  • 5篇张凯
  • 4篇胥晓芳
  • 4篇潘新
  • 2篇陈萌

传媒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补肾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证中老年女性患者外分泌腺功能及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补肾润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中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证中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硫酸羟氯喹片每次100 mg、每日两次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补肾润燥方治疗,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患者主观症状(ESSPRI)及活动指数(ESSDAI)评分,双眼基础泪液试验(Schirmer's试验)、唾液流率检测,以及性激素、血沉、C反应蛋白(CRP)、球蛋白、Ig G检测,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25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完成19例,总有效率为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ESSPRI、Schirmer's试验、唾液流率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ESSPRI下降,Schirmer's试验、唾液流率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ESS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睾酮、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血沉、CRP、球蛋白、Ig 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润燥方在改善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证中老年女性患者主观症状、唾液流率、泪液分泌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性激素水平有关。
郑玥琪杨光辉何奕坤潘新胥晓芳吴辉辉陈萌张凯沈佳莹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证性激素
“补肾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老年女性患者唾液性激素及钙卫蛋白、β2微球蛋白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补肾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中老年女性患者唾液性激素水平和唾液钙卫蛋白S100A8、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补肾润燥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羟氯喹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唾液流率、唾液性激素、钙卫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P<0.05)。(2)治疗后,2组均能显著提高唾液性激素DHT、DHEA-S及E2水平(P<0.01),且治疗组唾液性激素DHT及DHE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唾液钙卫蛋白S100A8及β2-MG水平(P<0.05,P<0.01),但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补肾润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老年女性患者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调节唾液性激素水平,升高唾液DHEA、DHT水平,抑制唾液钙卫蛋白S100A8、β2-MG分泌,促进唾液腺分泌而发挥疗效。
郑玥琪杨光辉何奕坤潘新胥晓芳吴辉辉张凯沈佳莹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钙卫蛋白Β2微球蛋白女性
补肾解毒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中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8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40)。治疗组予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单药甲氨蝶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中医证候疗效评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中VEGF、bFGF、TGF-β1的数值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在中医症状评分、VAS、DAS28评分、CRP较治疗前均值均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仅血清VEGF、bF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VAS、DAS28评分、CRP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TGF-β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有效缓解活动期RA临床症状,同时可通过下调RA患者血清中VEGF、bFGF,并上调TGF-β1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新生血管增生,表明该方临床疗效可,且在对RA血管翳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何奕坤杨光辉郑玥琪张凯吴辉辉潘新胥晓芳姚静慧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
润燥解毒汤治疗女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观察润燥解毒汤治疗女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女性干燥综合征患者67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治以中药润燥解毒汤,对照组治以硫酸羟氯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干眼问卷调查(DEQ)评分、干燥综合征主观症状报告指数(ESSPRI)、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干燥综合征疾病损害指数(SSDDI)、血清学指标及安全性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2.3%,对照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口干、眼干、舌象、脉象)评分、ESSPRI、DEQ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ESSDAI、SSDDI、血清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G、补体C3、球蛋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安全性相当。结论:润燥解毒汤能明显改善女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口干、眼干的临床症状及舌象、脉象,减轻患者的干燥、疲劳及肢体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陈萌郑玥琪何奕坤潘新胥晓芳吴辉辉张凯杨光辉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女性
中药内服外治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治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活动期RA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多中心的原则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56例予中药内服外治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59例单纯予甲氨蝶呤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ACR反应标准、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同时检测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DAS28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VAS、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均减少(P <0.001),且治疗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的均值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对疼痛的评价、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对疼痛的评价、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均值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HAQ-DI均减少(P <0.05),且治疗组HAQ-D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PF、RP、BP、SF方面治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CR20达标率分别为43.86%(25/56)和32.2%(19/5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的ACR50达标率分别为35.09%(20/56)和28.81%(28/5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CR7达标率分别为21.05%(12/56)和8.47%(5/5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85.96%(49/56)和45.51%(41/5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沈佳莹张凯周倩陈岚周碧霞何奕坤郑玥琪吴辉辉杨光辉
关键词:中药内服中药外治类风湿关节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