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飞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异质结
  • 2篇噻吩
  • 2篇纳米
  • 2篇聚噻吩
  • 1篇单分散
  • 1篇导电高分子
  • 1篇电沉积
  • 1篇电池
  • 1篇电池材料
  • 1篇电荷
  • 1篇电荷转移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沉积
  • 1篇电致发光
  • 1篇电致发光材料
  • 1篇乙烯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淬灭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陈飞
  • 3篇钟国伦
  • 2篇陈红征
  • 2篇汪茫
  • 1篇王永红
  • 1篇姜玉娇
  • 1篇魏旻晖
  • 1篇施敏敏
  • 1篇李海国
  • 1篇李荣
  • 1篇邓丹
  • 1篇雷引林
  • 1篇朱传涛
  • 1篇罗云杰
  • 1篇胡皓冰

传媒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利用LB技术制备发红光聚苯乙烯超薄膜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以二次水为亚相,在亚相表面直接铺展掺杂有稀土配合物Eu(TTA)3phen的苯乙烯分子,然后在一定表面压下进行现场聚合,制得了发红光的聚苯乙烯超薄膜,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光谱型椭圆偏振仪等对薄膜进行了表征。
王永红魏旻晖陈飞钟国伦
关键词:聚苯乙烯稀土配合物超薄膜
聚噻吩/无机纳米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近年来基于聚噻吩/无机纳米材料的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发展迅速,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阐述了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较全面综述了聚噻吩/无机纳米材料的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结果,包括:聚噻吩与TiO2、ZnO、CdSe和CdS无机纳米材料复合电池器件等。分析和展望了今后聚噻吩/无机纳米材料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姜玉娇陈飞钟国伦
关键词:聚噻吩无机纳米材料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线型聚(苯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氯甲基化交联特性
2010年
线型聚(苯乙烯-乙烯)(PSE)嵌段共聚物在氯甲基化过程中,容易发生交联反应。为了表征交联反应的程度,先采用间接氯甲基化方法,在均相反应体系中实现了PSE的氯甲基化,然后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对氯甲基化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氯甲基化产物用溶剂抽提称重与氢核磁谱图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其交联程度;氯甲基化产物在220℃左右发生降解;交联反应会使产物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但会导致氯甲基基团更容易发生热分解。
朱传涛罗云杰陈飞雷引林
关键词:氯甲基化交联
聚噻吩类衍生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典型的具有光电性能的噻吩类导电高分子,包括烷基取代、侧链含杂原子取代以及与其他单体共聚的聚噻吩衍生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它们的制备、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论,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荣陈飞钟国伦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聚噻吩发光性能
基于PCPDT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致电荷转移
2009年
合成了PCPDTBT,通过NMR,GPC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物的热学与电化学性质.采用溶液法将电子给体PCPDTBT与两种电子受体1-(3-甲氧基羰基)丙基-1-苯基[6,6]C61(PCBM)和ZnO纳米粒子分别进行了复合,通过研究复合前后的荧光变化,确认了给体-受体两相界面间发生了由分子能级差引发的光致电荷转移.这些研究结果为探索性能更佳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邓丹施敏敏陈飞李海国汪茫陈红征
关键词:ZNO纳米粒子电荷转移荧光淬灭
单分散球形硫化镉膜的电化学沉积被引量:1
2007年
提出一种在ITO玻璃上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分散近球形硫化镉粒子的新方法.在S-CdCl_2-DMSO电沉积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水制备出单分散膜层,调节沉积电流,电沉积时间或Cd^(2+)浓度可以改变膜层的粒子分布密度.结果表明,在电沉积的整个ITO玻璃表面上均分布有硫化镉沉积,且不同厚度膜层上的沉积其S与Cd的原子比不同.在电沉积硫化镉膜层上蒸镀铜酞菁制备出p-n异质结,其Ⅰ-Ⅴ特性表明,单分散近球形硫化镉膜层载流子的传输由带导电控制机制向跳跃导电控制机制转变.
胡皓冰汪茫陈飞陈红征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电沉积异质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