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骨折
  • 3篇关节
  • 3篇冠状
  • 3篇冠状突
  • 2篇入路
  • 2篇肘关节
  • 2篇肘关节恐怖三...
  • 2篇恐怖三联征
  • 2篇冠状突骨折
  • 2篇钢板
  • 2篇尺骨
  • 2篇尺骨冠状突
  • 2篇尺骨冠状突骨...
  • 1篇弹力绷带
  • 1篇导航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血量
  • 1篇愈合
  • 1篇远端

机构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作者

  • 9篇樊伟
  • 8篇张堃
  • 4篇宋哲
  • 3篇庄岩
  • 3篇衡立松
  • 2篇何晓
  • 2篇魏巍
  • 2篇朱养均
  • 2篇王晨
  • 1篇王虎
  • 1篇王鹏飞
  • 1篇魏星
  • 1篇黄伟
  • 1篇雷磊
  • 1篇张斌飞
  • 1篇杨娜
  • 1篇韩爽
  • 1篇王展
  • 1篇畅宁

传媒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
目的 通过手术治疗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探讨分析手术修复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36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24~51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
魏巍张堃庄岩樊伟
关键词:肘关节三联征冠状突桡骨小头脱位
指总伸肌劈开入路联合袢钢板技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尺骨冠状突骨折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单纯外侧指总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communis,EDC)劈开入路联合袢钢板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elbow,TTE)损伤中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TTE患者临床资料。男4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7.4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摔伤28例,高处坠落伤20例,交通事故伤12例。所有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1~14 d,平均4.8 d。通过CT测量冠状突骨折块的高度、大小并予以精确分型。60例患者均行单纯外侧EDC劈开入路联合袢钢板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固定20例、微型钢板固定32例、桡骨头假体置换8例;16例采用骨钻孔缝线、44例采用带线锚钉修复重建外侧副韧带复合体;10例肘关节残余不稳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其余患者术后使用可调张力性支具固定。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关节炎和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记录肘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包括肘关节屈曲、伸直和前臂旋前、旋后;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9~17周,平均11.7周。术后4例出现肘关节僵硬,均于术后12~15个月行内固定物取出肘关节松解术;10例出现异位骨化,未行特殊治疗。末次随访时,肘关节ROM为屈曲85°~135°(平均116°),伸直0°~20°(平均11°);前臂旋前55°~75°(平均70°),旋后60°~90°(平均83°)。根据MEPS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为55~100分,平均86.1分;获优40例、良1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83.3%。结论单纯外侧EDC劈开入路暴露充分,袢钢板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牢靠稳定,可恢�
杨佳瑞何晓乔瑞王志猛李树灏黄伟王晓龙樊伟衡立松朱养均张堃
关键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尺骨冠状突骨折
氨甲环酸联合弹力绷带对跟骨骨折传统L型切口术后愈合和失血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XA)联合弹力绷带在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84例)。试验组于松止血带前5~10min静脉给予TXA 15mg/kg,术后使用弹力绷带由足底缠绕至膝上;对照组于松止血带前5~10min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不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血量指标、失血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ASA)、合并内科疾病、患肢侧别、术前血红蛋白(hb)、术前凝血指标、Sanders分型、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试验组hb为(118.21±11.96)g/L,对照组为(111.63±12.60)g/L。试验组术后48h引流量为(50.62±35.33)mL,对照组为(106.30±65.41)mL。试验组隐形失血量为(60.63±40.32)mL,对照组为(103.51±65.35)mL。试验组总失血量为(130.36±60.53)mL,对照组为(242.35±100.39)mL。试验组术后24hD-二聚体为(5.23±1.12)mg/L,对照组为(4.81±0.89)mg/L。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试验组为(4.01±1.12)分,对照组为(5.26±0.94)分。试验组住院时间为(6.81±1.35)d,对照组为(6.21±1.23)d。试验组切口干燥时间为(4.86±1.32)d,对照组为(6.91±1.52)d。以上数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并发症:红肿渗出,试验组10例(14.28%),对照组23例(27.38%),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皮下瘀斑血肿,试验组15例(21.42%),对照组31例(36.90%),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4周,试验组DVT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及术后复查随访期间均无有症状的肺栓塞发生。结论 使用TXA联合弹力绷带可有效降低跟骨骨折患者术后�
杨佳瑞王志猛乔瑞陈豪杰张子龙何晓熊晨衡立松张堃樊伟
关键词:氨甲环酸弹力绷带跟骨骨折失血量
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术前诊断、术前计划、预手术和术中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56例,进行3D模型的打印。骨折按部位分类:肱骨近端骨折9例;,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11例,肱骨远端骨折7例,骨盆及髋臼骨折16例,胫骨平台骨折7例,胫骨远端骨折6例。术前对每一个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制定手术方案,于内固定前模拟手术过程,然后根据预手术结果实施手术。结果:56例患者的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一致,术中的手术方案完全采用了术前计划的内固定方法,术中采用的固定钢板、螺钉数与螺钉长度均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所有患者均获得了12~18个月的随访,术后随访影像学资料均显示骨折满意复位,内固定可靠且位置良好。术后随访患者功能结果满意。56例患者均获12~18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内固定满意,骨折均顺利愈合。末次随访时,51例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对于粉碎的干骺端、关节面、陈旧性以及解剖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患者,能够明确术前诊断,骨折类型,骨折移位的程度和骨折块大小,便于术中骨折的满意复位及良好固定,大大的提高了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成功率。
张建宋哲杨娜王晨衡立松樊伟朱养均张堃
关键词: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关节内骨折
抗滑移钢板治疗肱骨远端B3型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抗滑移钢板在肱骨远端B3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6月我科应用抗滑移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B3型骨折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1—67岁,平均42.2岁,左侧10例,右侧13...
魏巍张堃庄岩樊伟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
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肩胛骨喙突骨折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肩胛骨喙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24例肩胛骨喙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分为两组:A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47.4±3.4)岁;术中应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B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43.5±4.9)岁;术中应用传统C型臂X线机透视置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导针调整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和B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分别为(25.3±9.1)、(27.6±10.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1.8±35.7)mL]、术中透视次数[(5.7±1.0)次]及术中导针调整次数[(1.6±0.7)次]均显著少于B组患者[(123.8±73.9)mL、(12.5±2.7)次、(5.3±1.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8.2±21.3)、(80.4±31.1)min]、骨折愈合时间[(10.0±1.3)、(11.5±2.7)周]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86.7±6.1)、(91.1±10.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肩胛骨喙突骨折术中应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可以取得与传统置钉方法相当的良好疗效,且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X线辐射,提高手术精确度。
王晨潘虎费晨蒋武强雷磊许帆叶爱明王展张堃宋哲樊伟
关键词:机器人肩胛骨喙突骨折骨钉
数字骨科技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的解剖形态,测量其解剖数据,根据解剖数据制作袢钢板,治疗尺骨冠状突Ⅰ、Ⅱ型骨折,观察治疗效果.方法:1.收集成年患者(16岁以上)正常肘关节CT资料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16...
樊伟宋哲王宝辉张堃
关键词:尺骨冠状突三维重建数字骨科
髋臼骨折前方手术入路选择的系统文献综述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价髋臼骨折前方手术入路,即髂腹股沟入路、Stoppa入路、腹直肌旁入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7年5月,纳入髂腹股沟、Stoppa、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双臂及单臂研究。由3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及Meta.Analyst beta3.1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个中低质量的研究被纳入,包含7个双臂研究,15个单臂研究;共980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髂腹股沟入路组581例,Stoppa入路组264例,腹直肌旁入路组13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Stoppa)入路的解剖复位率高于髂腹股沟入路(OR=0.58,95%C1:0.36-0.94,P=0.03);腹直肌旁入路的解剖复位率高于髂腹股沟入路(OR=2.95,95%CI:1.22-7.10,P=0.02)。相比髂腹股沟入路,Stoppa入路的手术时间较短(MD=48.01,95%CI:17.08-78.95,P=0.002),而髂腹股沟入路与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此外,三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价方面以及并发症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现有证据表明Stoppa入路和腹直肌旁入路的解剖复位率可能高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髂腹股沟入路,Stoppa入路的手术时间可能较短。针对此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设计基线良好、直接比较的对照试验来进一步研究。
张斌飞韩爽樊伟畅宁王虎魏星王鹏飞庄岩
关键词:髋臼骨折
延伸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出院患者生活 自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出院患者的延伸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出院后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性康复护理服务即...
樊伟宋哲王宝辉张堃
关键词:脊髓损伤自理能力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