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胜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6篇儿童
  • 2篇血清
  • 2篇锐器
  • 2篇内固定
  • 2篇后血清
  • 2篇儿童骨折
  • 2篇变化及临床意...
  • 2篇25-羟基维...
  • 1篇弹性髓内钉
  • 1篇型胶原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鹰嘴
  • 1篇鹰嘴骨折
  • 1篇早期干预
  • 1篇张力带
  • 1篇治疗儿童
  • 1篇舌尖
  • 1篇生化指标

机构

  • 9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9篇王建胜
  • 7篇韩镜明
  • 4篇吴德超
  • 4篇游超
  • 3篇夏永杰
  • 2篇杜喜峰
  • 1篇秦尚够
  • 1篇马卓娅
  • 1篇于洪奎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6篇2018
  • 2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锐器针尾防护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锐器针尾防护帽,由壳体以及壳体中心的管体组成,壳体包括头部、体部和尾部,体部一端连接有头部,另一端连接有尾部,头部为圆盘状,所述尾部为球状。本实用新型用于临床上有克氏针固定且克氏针外露于皮肤表面的病人,将...
王建胜
文献传递
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大年龄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大年龄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的尺桡骨骨折患儿32例,并与采用髓内克氏针技术治疗的34例患儿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切口长度、切开复位占比、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石膏连续固定时间、伤口感染率、术后再移位发生率、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肌腱及桡神经损伤发生率、前臂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切开复位占比、术后石膏固定时间、术后再移位率、激惹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大年龄儿童尺桡骨骨折整体安全可靠,相比于克氏针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吴德超韩镜明游超邓超夏永杰王建胜
关键词:儿童尺桡骨骨折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早期干预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本地区婴幼儿髋关节进行早期筛查,促进本地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8200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DDH婴幼儿采取体格检查及B超筛查,观察骨性髋臼和股骨头的发育情况。结果 8200例婴幼儿中,Graf分型Ⅰ型7845例,Ⅱa型288例,Ⅱb型52例,Ⅲ型10例、Ⅳ型5例,经保守治疗后除2例Ⅳ型病例因髋臼发育欠佳后期行手术治疗外,其他均获得良好的对位,髋臼发育良好。结论采取早期筛查的形式,及时发现DDH婴幼儿髋关节脱位情况并及时对症治疗,有利于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实践推广。
游超韩镜明吴德超于洪奎王建胜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干预婴幼儿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方式与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以来,选择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12周的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12例,选择肱骨远端楔形截骨并骨折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周的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7例.结果:随访6~18个月,术后肘关节外翻畸形及屈伸功能障碍均获得明显改善,疗效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共计17例,优良率89.5%.结论:2种术式手术时间短,对患儿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可达到骨折良好复位、内固定牢靠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对纠正畸形、促进早期恢复和改善肘关节功能疗效理想.
王建胜韩镜明
关键词: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内固定空心钉儿童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对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对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该院骨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2214例疑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取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TPINP和β-CTx。结果以血清25-(OH)D<30 ng/mL为维生素D缺乏的标准,TPINP<49.9 ng/mL时,特异度为99.9%,灵敏度仅为0.8%,而β-CTx>1.83 ng/mL时,特异度为91.6%,灵敏度为28.1%;两者的阳性似然比均小于10,阴性似然比均大于0.1。结论TPINP和β-CTx不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但可作为排除佝偻病的参考指标。
夏永杰韩镜明游超吴德超王建胜刘志勇谢良富邓超夏安宁刘博周益彪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5羟维生素D儿童
儿童骨折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儿童骨折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与正常非骨折儿童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变化是否有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3-15岁骨折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3-15岁健康非骨折患100例作为对照,抽取其外周血3 mL,提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骨折儿童和对照组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结果:骨折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平均水平为25.61 ng/mL,对照组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含量平均水平为56.55 ng/mL,可以看出骨折组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通过统计学分析其结果,证实其差异存在相关性(P=0.041)。结论: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骨折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相对非骨折组水平较低,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儿童骨折的治疗是完全有必要给与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加强抗感染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降低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合的发生率。
杜喜峰王建胜韩镜明叶银婷李卓
关键词:儿童骨折25-羟基维生素D
骨折复位骨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骨折复位骨撬,由均成椭圆柱状的手柄、过渡部和杆体组成,手柄套装在杆体一端,且手柄通过过渡部与杆体中间固定连接;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包括有尖部的头部,头部呈扁舌状,由椭圆柱状过渡到呈舌尖状的尖部。本实用新型使...
王建胜
文献传递
单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比单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和克氏针联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并探讨前者的手术适应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年我科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纯克氏针固定治疗组(简称K-W组)(22例)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组(简称TBW组)(26例),T-W组采用切开复位、单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法 ,TBW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张力带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石膏连续固定时间、术后并发症、肘关节功能。结果 K-W组的切口长度短于TBW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BW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BW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石膏连续固定时间短于TB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纯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在减少手术损伤方面具有优势。
吴德超韩镜明游超夏永杰王建胜
关键词: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张力带
儿童骨折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儿童骨折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与正常儿童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3~15岁骨折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3~15岁家属要求体检的健康患儿100例作为对照,抽取其外周血3 ml,提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骨折儿童和对照组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结果观察组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4 d几丁质酶3样蛋白(CHI3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CHI3L1表达水平开始下降,第6 d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与CHI3L1表达水平呈现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骨折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相对非骨折组水平较低。在儿童骨折治疗中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加强抗感染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合的发生率。
杜喜峰韩镜明马卓娅王建胜秦尚够
关键词:儿童骨折25-羟基维生素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