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康复
  • 1篇宣教
  • 1篇宣教干预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郁证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效果
  • 1篇社区护理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病
  • 1篇肿瘤病人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临终
  • 1篇临终关怀
  • 1篇脑出血

机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芦红梅
  • 5篇边清
  • 3篇田爽
  • 3篇张楠楠
  • 3篇杨淑慧
  • 3篇赵玲
  • 3篇李可心
  • 2篇朱林
  • 2篇韩飞飞
  • 2篇刘晓

传媒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病科护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脑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脑病科病房中选取116例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其人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则在此基础七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9%,其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26%和93.10%,均高于对照组的81.03%和72.41%,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经比较,观察组的理论成绩、病情评估和护患沟通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操作成绩无提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病科的护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以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的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还能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芦红梅边清李可心朱林赵玲杨淑慧张楠楠刘晓田爽韩飞飞
关键词:护理工作
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由于国内社区居家护理起步较晚,仅能为患者提供基础疾病护理服务,未能真正展开居家康复护理,造成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得不到正规的训练,加重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损害,增加再次卒中风险性,影响整体功能康复。而国外居家康复护理系统相对完善,可建立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营养师等跨学科多专业的居家康复合作团队完成护理服务,康复护理水平提高。因此,本文从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的现状、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制定符合国情的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杨淑慧芦红梅李可心边清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居家护理社区护理
临终关怀肿瘤病人郁证中中医音乐疗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临终关怀肿瘤病人又郁正中中医音乐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所有临终关怀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依据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音乐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治疗前的心理能力、社会能力等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心理能力、社会能力、躯体能力和物质生活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抑郁量表和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终关怀肿瘤病人郁证中运用中医音乐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情况,减轻患者临终前受疾病的困扰。
芦红梅赵玲边清杨淑惠田爽
关键词:临终关怀肿瘤
康复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效果
2021年
探究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干预对高血压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1年5月开展随机对照研究,择取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立项组(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干预方案)和预设组(普通护理方案),对比预后。结果:立项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预设组,(P<0.05);立项组各项功能恢复优于预设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康复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对改善预后有较大作用,值得推广。
边清芦红梅焦杨柳魏秋杰张楠楠
关键词:康复护理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效果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应用的体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在脑梗死护理中行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计9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45)与常规组(n=45),对观察组行循证护理模式,对常规组行普通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15例脑梗死患者康复,27例脑梗死改善,3例脑梗死致残。常规组患者经护理后,8例脑梗死患者康复,26例脑梗死改善,11例脑梗死致残。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医疗用时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行循证护理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几率,而且缩短了医疗用时,使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到了良好的改善[1]。在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芦红梅赵玲杨淑慧张楠楠边清李可心朱林刘晓田爽韩飞飞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