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作品数:16 被引量:10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在创伤后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2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23例创伤后骨缺损,分2个阶段进行治疗。第1个阶段彻底清创、稳定骨折,第2个阶段一般在第1个阶段手术后6~8周进行,主要是更换内固定或外固定,然后进行有效植骨。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41)个月。第1个阶段与第2个阶段手术间隔时间平均55.3(45~76)d,完全负重时间平均5.2(3~10)个月,骨缺损处影像愈合时间平均5.7(3~12)个月。随访期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再次骨折、内固定与外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Masquelet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创伤后骨缺损,术后骨缺损处愈合良好,而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凌建生 甄相周 陈鹏 杨冬松 郭前进关键词:骨水泥 植骨 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3例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为80~91岁,平均85.3岁。骨折AO/OTA-2018版分型:31-A1.3型2例,31-A2.2型5例,31-A2.3型13例,31-A3.3型3例。骨质疏松按Singh标准分级:1级4例,2级16例,3级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强化型PFNA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56.3 min(47~9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97 mL(110~450 mL)。2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7个月(5~27个月)随访。1例患者于术后5个月因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而死亡,该患者死亡前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为良。23例患者术后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1.3周(8~18周)。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骨水泥强化型PFNA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提高螺钉把持力,降低内固定物失效风险,近期疗效良好。 陈宏峰 杨冬松 凌建生 陈鹏 李真 王鹏儒 吴广良 俞光荣关键词:髋骨折 骨钉 骨质疏松 骨水泥 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018年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过程[1]。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其所学知识为病人服务[2]。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在实际问题基础上,让学生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3-5]。近年来,在我院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探讨其教学方法,并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陈宏峰 郭前进 杨冬松 陈鹏关键词:临床实习教学 PBL教学法 骨科 医学教育改革 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导向 Masquelet技术在创伤后骨髓炎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在创伤后骨髓炎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15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术后记录并发症、完全负重时间及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无取髂骨处并发症,无内(外)固定失效,无术后再发骨折。1例第1阶段术后3周感染复发,再次行第1阶段手术后感染得到控制。完全负重时间为14~32周。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标准评定骨缺损愈合情况:优9例,良6例。结论 Masquelet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创伤后骨髓炎,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凌建生 陈鹏 杨冬松 郭前进 甄相周关键词:骨髓炎 骨缺损 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06采用Masquelet技术分阶段治疗的12例骨缺损,第一阶段手术主要是进行骨缺损或感染区域彻底清创,保留或更换钢板或髓内钉固定,缺损区填充混有万古霉素的抗生素骨水泥;第一阶段手术后6~12周进行第二阶段手术治疗,清除抗生素骨水泥,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12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4~24)个月。将骨缺损部出现连续性骨痂视为影像学愈合,骨愈合时间平均6.4(4~10)个月。12例均在第二阶段术后6个月从事上肢体力劳动及患肢负重行走,无明显疼痛不适。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采用Paley等的标准评定:优8例,良4例。结论 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缩短了传统方法的治疗周期,效果满意,但其适应证有待进一步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总结。 陈鹏 甄相周 凌建生 郭前进 杨冬松关键词:骨缺损 清创 自体骨移植 抗生素骨水泥 齿状垫片结合空心螺钉治疗关节周围损伤 2017年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齿状垫片结合空心螺钉治疗46例关节周围损伤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陈宏峰 陈鹏 杨冬松 甄相周关键词:骨折固定术 空心螺钉 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治疗累及双柱复杂髋臼骨折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治疗累及双柱复杂髋臼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治疗的17例累及双柱复杂AF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采用Matta法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依据髋关节功能(Harris)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手术。手术时间110.9 min(范围:90~150 min),术中出血量652.1 mL(范围:300~1000 mL)。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7周(范围:9~16周)。术中腹膜破裂1例,即予以缝合;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经换药后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华法林抗凝治疗2个月血栓消失。末次随访,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为82.4%,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2%。结论腹直肌旁入路后柱螺钉治疗累及双柱复杂AF,通过一个切口即可完成髋臼前后柱骨折的良好复位与固定,创伤小,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杨冬松 王琼 陈许冬 远东涛 陈鹏 凌建生 甄相周 于蒙洋关键词:后柱 螺钉 髋臼骨折 经旋前圆肌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经旋前圆肌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6—2019-06采取经旋前圆肌正中入路手术治疗的2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评分评定。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1(2~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1(2~4.5)个月。末次随访时,肘部屈曲活动度平均131.9°(118°~144°),肘部伸直活动度平均为7°(-6°~14°),前臂旋前活动度平均78.9°(67°~89°),前臂旋后活动度平均84.1°(77°~9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6.9(70~100)分,其中优12例,良6例,可3例。结论经旋前圆肌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简便、创伤小的优点,能有效避免肘关节前方的血管及神经损伤。 徐永辉 杨冬松 凌建生 陈鹏 郭前进 甄相周关键词:尺骨冠状突骨折 旋前圆肌 正中入路 手术治疗 改良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俯卧位下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12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1例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合并外踝骨折。后内侧切口起自跟腱跟骨止点近端内侧1 cm处,纵行向近端延伸约8 cm,显露整个胫骨后方干骺端、后胫腓关节、内踝和外踝的后侧。复位后踝骨折块,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经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关节面平整后,采用T形钢板或重建钢板完成加压支撑固定。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5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3.6周。随访期间无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为80~90分,平均86.4分;其中优14例,良7例。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0~3分,平均1.4分。结论俯卧位下改良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通过单一切口完成所有后踝骨折块的显露,有利于骨折复位与固定,是后踝骨折手术入路的有效补充。 杨冬松 于杨波 凌建生 陈许冬 张志海 陈鹏 薛营杰 甄相周 陈宏峰关键词:外踝骨折 内固定 闭合复位髌骨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髌骨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5-12采用闭合复位髌骨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26例肩锁关节脱位。于肩峰外缘作1 cm长小切口,将2枚髌骨针自肩峰外缘经肩锁关节置入锁骨远端,进入锁骨远端的深度为2~3 cm,两针平行。在锁骨远端约3 cm处作1 cm长小切口,用直径1.5 mm克氏针平行于锁骨上切面钻孔,置入直径1 mm钢丝。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出现。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8~2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关节复位良好,内固定在位。末次随访时疗效按肩关节功能Karlsson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92.3%。结论闭合复位髌骨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的优点,效果满意,是一种微创手术。 郭前进 陈鹏 陈宏峰 杨冬松 凌建生 甄相周关键词:钢丝张力带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