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晓霞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医院感染
  • 2篇病原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菌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原菌分布
  • 1篇原体
  • 1篇知识
  • 1篇知识水平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乳腺
  • 1篇乳腺手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部
  • 1篇手术部位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赵晋
  • 7篇魏晓霞
  • 6篇袁玉华
  • 5篇周彩萍
  • 2篇潘红英
  • 1篇同俏静
  • 1篇叶志弘
  • 1篇黄晨

传媒

  • 2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元化手卫生监测体系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体会被引量:4
2017年
总结多元化手卫生监测体系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体会。对手卫生观察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和考核的观察员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状况下采用手卫生依从性直接观察法、手卫生正确性的调查进行监测,同时进行手卫生产品消耗量监测及手卫生相关设施的定期巡查来侧面了解手卫生执行情况,并分析观察结果和数据,进行手卫生质量改进,以落实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同俏静周彩萍赵晋陈冬容魏晓霞叶志弘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
闭环管理模式在MDROs感控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评价闭环管理模式在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设计并应用MDROs闭环管理模式,比较2016年1-6月(闭环管理模式执行前)和2016年7-12月(闭环管理模式执行后)全院及重症监护室(ICU)MDROs预防控制效果。观察闭环管理实施后MDROs患者隔离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全院MDROs总感染率从闭环管理模式执行前的0.14%(74/52 538)降至0.08%(49/60 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MRSA感染率有所下降(P=0.005)。ICU MDROs感染率也有所下降,总感染率从闭环管理模式执行前的17.45%(26/149)降至7.26%(13/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闭环管理实施后,核查发现MDROs患者隔离防控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结论闭环管理模式在MDROs感控中的应用能改善MDROs控制效果。
袁玉华黄晨赵晋吴振波魏晓霞周彩萍陈冬容潘红英
关键词:多药耐药菌闭环管理
2014—2019年浙江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2014—2019年浙江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状、主要感染部位、病原体分布等情况。方法通过泽信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调查当日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014—2019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4164例,发生医院感染365例,年均现患率为2.58%。不同年份间医院感染现患率有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每年均位于医院感染部位顺位表首位,2014—2019年共141例,占全部感染病例的35.79%曰共检出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株,革兰阴性菌200株,真菌38株。结论该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水平呈逐年降低趋势,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检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常见.
魏晓霞袁玉华赵晋吴振波周彩萍王锦玉陈冬容屠芳娟倪亚琴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病原体
医院进修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水平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调查医院进修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制定合理的进修人员培训方案。方法采用自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网络问卷》,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对来自外院520名医院进修人员进行调查,并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医院进修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平均得分为(65.60±14.9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工龄及所在医院等级均会对进修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水平造成影响(P均<0.05)。结论进修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培训。
袁玉华魏晓霞赵晋吴振波周彩萍王锦玉陈冬容屠芳娟倪亚琴潘红英
关键词:医院感染知识进修人员网络问卷调查
基于WHO监测策略分析的清洁切口乳腺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清洁切口(Ⅰ类切口)乳腺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比较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监测策略对监测结果的可能影响,探讨清洁切口乳腺手术SSI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监测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清洁切口乳腺手术的412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年龄、基础情况和疾病诊断)、手术情况[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NNIS)手术风险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分级和手术时长]、气温、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30 d出院监测资料等基本信息。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患者SSI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4121例患者中,发生SSI 31例,感染率为0.8%。感染病例病原学检出革兰阳性菌25株,占比92.6%;革兰阴性菌2株,占比7.4%。多因素分析显示,恶性肿瘤(P=0.007)、乳房再造(P<0.01)、气温(P=0.012)、手术时长(P=0.001)、NNIS手术风险分级标准(P=0.001)、术前住院时间(P=0.037)和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P=0.027)是清洁切口乳腺SSI的危险因素。结论清洁切口乳腺SSI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标准化同质化的监测可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利于开展机构间质控和比较。
赵晋陆天意魏晓霞袁玉华
关键词:乳腺手术手术部位感染
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预测模型
2025年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构建发生医院感染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537例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并根据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行1∶1匹配,最终纳入感染组及对照组各83例。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运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建立预测模型,构建Nomogram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8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93株,其中87株为细菌,包括革兰阴性菌62株(66.67%),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5株(26.88%),以粪肠球菌为主;真菌6株(6.45%),均为白假丝酵母菌。通过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建立模型,结果显示吸烟史(OR=3.97,95%CI=1.27~12.43)、引流管置管时间(OR=1.19,95%CI=1.08~1.30)、手术前后中性粒细胞差值(OR=1.23,95%CI=1.01~1.49)、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差值(OR=1.05,95%CI=1.03~1.07)为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33(95%CI=0.896~0.969)。校准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实际、校正曲线拟合好,且接近于理想曲线。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和较高的净临床效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陈博文赵晋魏晓霞吕鸣干晟俊袁玉华
关键词:直肠癌医院感染病原菌
2019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室的临时改建及终末消毒被引量:4
2021年
2019年12月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一些疫情严重地区为救治更多重症患者成立了临时重症监护室,一般由普通病房改建而来,完成救治任务后会再恢复成普通病房。但由于基础条件不足、设备简陋,只有通过严格的终末消毒处理,才能够确保临时重症监护室的医疗环境彻底消毒,为后续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安全保障。本文总结了本院于湖北援助期间所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时重症监护室改建及关闭后的终末消毒实践经验及实施策略,主要包括改建流程及内容,终末消毒流程的制定,消毒方式的利弊与选择,卫生消毒效果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为将来应对新的传染性疾病暴发,需要临时改建病房的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魏晓霞赵晋吴振波周彩萍王锦玉袁玉华
关键词:终末消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