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璐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物
  • 7篇动物疫病
  • 7篇疫病
  • 4篇动物疫病防控
  • 4篇疫病防控
  • 4篇影响因素
  • 3篇菌病
  • 3篇包虫
  • 3篇包虫病
  • 3篇虫病
  • 2篇宣传干预
  • 2篇兽医
  • 2篇农牧
  • 2篇农牧民
  • 2篇猪瘟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牧民
  • 2篇非洲猪瘟

机构

  • 17篇中国动物卫生...
  • 3篇武汉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省动物疫...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高璐
  • 14篇徐全刚
  • 14篇孙向东
  • 14篇刘平
  • 7篇康京丽
  • 7篇王幼明
  • 7篇曾恒
  • 6篇黄保续
  • 2篇李金花
  • 2篇吴海荣
  • 2篇游士兵
  • 1篇王靖飞
  • 1篇李娟
  • 1篇刘春国
  • 1篇沈朝建
  • 1篇王媛媛
  • 1篇王楷宬
  • 1篇胡建军
  • 1篇李卫华
  • 1篇张伟超

传媒

  • 13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1
  • 6篇2018
  • 1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猪群旋毛虫感染情况系统综述被引量:4
2021年
为定量估计我国2000年以来猪旋毛虫感染情况,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筛选整理猪旋毛虫流行情况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共入选28篇文献,涉及全国9个省份。结果显示:采用ELISA法共检测124088份样品,阳性率为2.54%(95%CI:1.55%~3.57%);压片镜检法共检测130267份样品,阳性率为0.17%(95%CI:0.06%~0.34%)。2000年以来猪旋毛虫检出率逐渐降低,华南和西北地区检出率较高,农村饲养生猪检出率略高于商品场,农贸市场猪肉样品中也有检出。结果表明,我国猪群旋毛虫感染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但分布范围仍较广,有感染猪肉进入流通环节的风险,提示该病原对公众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的健康仍造成威胁。建议对现有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生猪屠宰的检疫和监管。
刘平刘俐君徐全刚高璐孙向东
关键词:旋毛虫感染率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助力全面乡村振兴被引量:1
2023年
有效防控动物疫病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多元化食物供给、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提高农牧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本文梳理归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的四方面成效:成功消灭三大瘟疫,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部分人兽共患病,成功防范系列重大外来病;从动物疫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防控工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提出了坚持免疫与扑杀相结合、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严格调运监管、提升科技支撑力、精准实施宣传干预和强化兽医队伍等六方面工作建议,供行业参考。
黄保续王媛媛王楷宬高璐高晟斌李卫华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
一种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系统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兽医流行病调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系统及应用方法,系统主体结构包括登录模块、方案设计模块、问卷调查模块、计算存储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该系统能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辅助设计、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孙向东高璐刘平徐全刚王幼明康京丽
文献传递
我国职业人群对布鲁菌病防控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 掌握我国羊养殖人员和基层兽医对布鲁菌病(简称布病)防控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知信行)情况,分析影响知信行水平的关键因素。方法 2017年3 - 9月,在我国7个省份选取1 067名羊养殖人员和401名基层兽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用百分比描述知信行的每个条目,将每个调查对象的知信行总分转化成百分制,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群体的知信行水平差异。结果 羊养殖人员和基层兽医中,对布病防控相关的知信行整体认知率分别为64.2%和80.1%。另有17.3%(185/1 067)羊养殖人员和12.2%(49/401)基层兽医未听说过或不了解布病。两类从业人员对布病防控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2.6%和79.0%,其中75.8%的羊养殖人员和83.8%基层兽医对布病防控持积极态度,54.1%和77.6%对布病防控有较好的行为习惯。未来希望获取布病防控相关信息的途径中,电视的占比上升幅度最大,其次是网络和广播。在羊养殖人员中,来自于一类地区,年龄≤45岁,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养殖年限 〈 5年及家中羊群感染过布病者,具有更高的知信行水平(U = 4.85、3.08、3.29、2.20、6.62,P 〈 0.05或 〈 0.01)。在基层兽医中,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者具有更高的知信行水平(U = 4.29,P 〈 0.01)。结论 我国羊养殖人员和基层兽医对布病防控相关知识和行为仍需提高和加强,在宣传方式改进,宣传内容和形式优化,新媒体运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刘平曾恒刘春国王靖飞高璐徐全刚李娟康京丽孙向东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影响因素
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公共产品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8年
目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从供给主体和受益对象上看,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本文概述了公共产品理论及博弈模型中的经济学原理,综述了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公共产品问题研究现状,对于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决策科学性和防控措施有效性提供了研究方向。
曾恒孙向东刘平徐全刚高璐康京丽王幼明游士兵黄保续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
一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强度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数据指数模型构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强度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当月疫情起数、当月新发疫情省份数、当月新发疫情地市数、当月新发疫情县数、当月新发疫情的省份所有地市数、当月新发疫情的省份地市所有县数及当月...
孙向东高璐刘平徐全刚李娟王幼明黄保续
文献传递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内蒙古兴安盟农牧民布鲁氏菌病危险因素分析
2021年
为探讨农牧民患布鲁氏菌病的危险因素,2012年10月采用成组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7例农牧民布鲁氏菌病患者和253例对照农牧民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农牧民的养殖情况、卫生习惯、作业习惯及其布鲁氏菌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缺乏布鲁氏菌病知识(OR=6.117,P<0.01)、母羊存栏时间过长(OR=1.088,P<0.01)、羔羊存栏时间过长(OR=1.183,P<0.01)、及时病态羊隔离(OR=0.123,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缺乏布鲁氏菌病知识、母羊和羔羊存栏时间过长可能是农牧民患布鲁氏菌病的高危因素,而及时隔离病态羊是保护因素。因此,应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牧民自我防护能力,以此作为防治布鲁氏菌病的最根本途径,然后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农牧民患布鲁氏菌病的风险。
孙向东白玉梅丁建波高璐刘平徐全刚吴洋丽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LOGISTIC回归风险分析农牧民
养殖户布鲁氏菌病防控私人投入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解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省份养殖户布鲁氏菌病防控私人投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我国大陆地区7个省份的羊养殖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养殖行为、布鲁氏菌病防控"知信行"等资料,通过显示偏好法,对养殖户私人投入意愿进行统计描述,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养殖户布鲁氏菌病防控私人投入意愿平均为0.053±0.060,投入意愿受年龄、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养殖收入占比、布鲁氏菌病知识掌握程度、支持扑杀政策等因素影响,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22、0.008、0.087、0.046、0.013和-0.068。结果表明:养殖户布鲁氏菌病防控私人投入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影响因素调整防控政策,有助于提高私人投入,对布鲁氏菌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曾恒曾恒孙向东刘平徐全刚高璐康京丽康京丽王幼明游士兵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影响因素
大数据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6
2018年
本文介绍了动物疫病防控大数据挖掘技术框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集成存储和数据挖掘分析,阐述了大数据对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如提供动物疫病暴发预警、辅助监测、应急处置和科学决策等。提示应该对数据获取平台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规范关键词选取和结构化数据,构建大型智能模型系统,以及完善数据的存储和安全工作。
高璐康京丽徐全刚刘平曾恒李娟孙向东
关键词:动物疫病大数据数据挖掘网络爬虫预警
人兽共患病防治宣传干预方法研究——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试点播放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对提高试点地区农牧民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及防控措施意向所产生的影响,为开展包虫病宣传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利用便利抽样,选取农牧民在《格桑花开》播放前后填写调查问卷,比较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转变和防控措施意向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1)包虫病防治知识的获得途径依次是医生、宣传资料、电视和广播。(2)干预前后的调查对象包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32.21%和7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不同性别的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之间的知晓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3)干预前后,调查对象中对于担心自己或家人感染包虫病等问题持正向态度的人数上升(P<0.05);支持对野犬进行处置的人数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防控措施呈现出支持和赞成等正向态度的调查对象比例,由干预前的37.01%上升到6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有效提高了高危人群的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了其对包虫病防治的积极性及防控措施的正向意向。
九麦扎西李金花吴海荣曾恒徐全刚刘平高璐孙向东
关键词:宣传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