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玉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血瘀
  • 4篇阳虚
  • 4篇阳虚血瘀
  • 3篇益气
  • 3篇温阳益气
  • 3篇化瘀
  • 2篇血瘀型
  • 2篇阳虚血瘀型
  • 2篇益气化瘀
  • 2篇治疗糖尿病
  • 2篇治疗糖尿病周...
  • 2篇神经病变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糖尿病周围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机构

  • 8篇长春市中医院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白玉
  • 4篇刘敏
  • 4篇庄军
  • 4篇罗春艳
  • 3篇李宁
  • 2篇蒋萌萌
  • 2篇韩香莲
  • 1篇李宝华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温阳益气化瘀散寒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血瘀寒凝型)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运用温阳益气化瘀散寒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血瘀寒凝型)的临床研究。方法 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甲钴胺(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化瘀散寒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化瘀散寒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
庄军白玉杨佳罗春艳刘敏宋贺宇
关键词:温阳益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36例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PP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眩晕残障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33/36),对照组为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第14天、第28天后DHI、HAMA、HAMD、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治疗第28天较治疗第14天下降更明显,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通督醒脑针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PPPD效果较好,对于患者眩晕严重程度、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方面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且患者依从性较好,能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杨立悦郝泓博白玉程义涛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阳虚血瘀型)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运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Ⅳ期(阳虚血瘀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72例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给予基础降血糖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为38.89%,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52.78%。治疗组中、西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24 h蛋白尿定量为(1.54±0.33)g/L,治疗组患者24 h蛋白尿定量为(1.65±1.04)g/L,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24 h蛋白尿定量为(0.90±0.66)g/L,治疗组患者24 h蛋白尿定量为(0.40±0.05)g/L,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蛋白尿定量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的24 h蛋白尿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DNⅣ期(阳虚血瘀型)患者,在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庄军刘敏罗春艳李宁白玉韩香莲宋贺宇
关键词: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糖尿病肾病阳虚血瘀型
金翘消瘿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痰瘀互结)临床观察
2024年
探讨金翘消瘿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痰瘀互结)临床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以6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例,时间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为起止,将6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30例)。将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金翘消瘿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应用金翘消瘿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低,安全性高,可做进一步应用推广。
白玉蒋萌萌张珊杨立悦
关键词:中药贴敷良性甲状腺结节痰瘀互结
观察失眠症肝郁脾虚型以清肝益脾安神汤治疗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5年
分析清肝益脾安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相世和教授专家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运用清肝益脾汤随证加减治疗,并选择同期入院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开展常规西药治疗,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在PSQI各方面评分及总分差异显著,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GQOLI-74各维度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无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肝益脾安神汤加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是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可靠选择,对于患者的改善效果极为明显,因此,方法 具有十分明显的推广价值。
蒋萌萌白玉李丹阳
关键词:睡眠质量
加味芪术化浊颗粒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NLR的影响
2024年
探讨加味芪术化浊颗粒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痰湿证)中的治疗疗效以及其对于NL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1月间长春市中医院内分泌门诊及疗区诊断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痰湿证)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查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生活干预,对照组在生活干预基础之上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在生活干预基础之上给予加味芪术化浊颗粒联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疗效上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体重指标、FPG、2hPG、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TG、TC血脂指数指标以及NLR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生活干预基础之上,加味芪术化浊颗粒联合耳穴压豆的治疗方式较口服西医药物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痰湿证)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体重、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血脂指数,且能够改善炎症因子NLR水平,具有临床应用实践价值。
王巧莉刘敏李宁白玉任承玉
关键词:耳穴压豆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痰湿NLR
温阳益气化瘀散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历代医者多从阴虚燥热、气虚、血瘀角度立论。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脏腑功能的受损,阳虚、血瘀证比例逐渐增加,其中阳气不足、寒瘀阻络是DPN的主要发病机制。化瘀散寒法在DPN治疗中具有温阳益气的作用,可为DPN的治疗探索新的思路、方法,提高中医疗效。
庄军白玉罗春艳李宁韩香莲宋贺宇刘敏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温阳益气
温肾颗粒治疗阳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温肾颗粒治疗阳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DN)Ⅳ期患者的效果进行临床研究.方法72例阳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cr、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64.28±2.20)μmol/L、(0.55±0.05)g,均低于对照组的(70.36±1.24)μmol/L、(0.82±0.6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在减少蛋白尿量、改善中医症状等方面安全、有效.
庄军罗春艳白玉杨佳李宝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阳虚血瘀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