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德利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重症
  • 4篇脑出血
  • 4篇出血
  • 2篇血清
  • 2篇术后
  • 2篇通气
  • 2篇气管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脑出血
  • 2篇脑出血患者
  • 2篇脑损伤
  • 2篇监护
  • 2篇ICU
  • 2篇出血患者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胸部
  • 1篇胸部手术
  • 1篇胸部手术后
  • 1篇血清炎性因子

机构

  • 12篇湛江中心人民...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詹德利
  • 8篇劳永光
  • 7篇刘伟清
  • 4篇宋小娟
  • 4篇徐秋燕
  • 3篇李新梅
  • 2篇王启明
  • 2篇叶乔冬
  • 2篇黄庆
  • 1篇凌亚兴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处方药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医师在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重症监护常规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ICU常规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2例胸部手术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所有患者在术后均送至ICU,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PaO2和pH值均上升(P <0.05),PaCO2下降(P <0.05),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8.20%,明显低于对照组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ICU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徐秋燕李新梅詹德利吴兴达余赞张向东
关键词:胸部手术机械通气重症监护
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120例重症VAP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6.49±1.31)、(6.82±1.48)、(16.71±2.2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79±1.61)、(10.72±1.88)、(21.01±2.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VAP,可明显提升患者临床疗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劳永光宋小娟叶乔冬詹德利陆俊福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纤维支气管镜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一般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增加丁苯酞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刘伟清詹德利凌亚兴
关键词:丁苯酞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睡眠障碍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清5-HT、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5-HT、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障碍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症状,提高血清5-HT水平。
刘伟清詹德利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艾司唑仑养血清脑颗粒
气道湿化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气道内滴注湿化法与湿化器加热湿化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气道内滴注湿化,观察组予以湿化器加热湿化。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湿化过度率、湿化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 O2水平明显升高,Pa CO2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器加热湿化,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持气道畅通,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呼吸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詹德利劳永光刘伟清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法血氧饱和度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31例A组施以肠外营养支持疗法,34例B组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两组疗效分别统计。结果:A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计分(20.8±5.1)分,B组是(14.5±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例营养指标及其免疫功能临床改善水平也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救治重症脑出血时,通过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行性高。
詹德利刘伟清劳永光黄庆宋小娟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
ICU内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物理治疗的疗效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物理治疗的疗效。方法 100例ICU脑出血患者,将患者抽签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物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72 h后的日均排痰量、有效排痰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理治疗在ICU脑出血患者中效果显著,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詹德利刘伟清劳永光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脑出血肺部感染物理治疗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生长抑素,观察组41例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淀粉酶、肝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淀粉酶和血清炎症因子,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徐秋燕李新梅詹德利余赞张向东吴兴达
关键词:乌司他丁生长抑素血清炎性因子
膈肌刺激对ICU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的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膈肌刺激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科收治的96例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持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同时采取膈肌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脱机成功者48h内重新上机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第3天,研究组膈肌呼吸变异度(TFdi)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同组第1天(P<0.05);第7天,研究组TFd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同组第3天(P<0.05)。研究组的浅快呼吸指数(RSB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吸气压(MI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肌刺激有效提高了ICU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的脱机成功率,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且患者的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明显改善。膈肌刺激对于促进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詹德利刘伟清劳永光李新梅徐秋燕
关键词: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膈肌功能
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60例高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高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0例本院高龄ARDS患者分为肺内源性组、肺外源性组,给予4h俯卧位通气治疗。结果:肺内源性组患者通气2h、4h后氧合指数、Raw值均有显著变化(P<0.05);肺外源性组通气30min、2h、4h后氧合指数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2h、4h氧合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最佳时间分别为≥4h、≤2h。
詹德利宋小娟王启明劳永光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