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娟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白质
  • 2篇液质联用
  • 2篇液质联用技术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围食膜
  • 2篇联用技术
  • 2篇昆虫
  • 2篇昆虫杆状病毒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组
  • 2篇杆状病毒
  • 2篇病毒
  • 1篇单颗粒
  • 1篇夜蛾
  • 1篇生物防治
  • 1篇示踪技术

机构

  • 6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梁振普
  • 6篇张小霞
  • 6篇李鹏娟
  • 4篇张俊庆
  • 4篇刘雅静
  • 2篇冯文霞
  • 1篇吴慧
  • 1篇王彩平
  • 1篇张亲
  • 1篇李路军

传媒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共价闭合双链环状DNA病原微生物。由于杆状病毒的宿主特异性高,其作为无公害生物杀虫剂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此外,杆状病毒已被开发成为高效的真核表达载体,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疫苗生产等领域,并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用于疾病的基因治疗。综述了获得全基因组序列的昆虫杆状病毒类别及其序列特征,以及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中的主要功能基因,包括RNA转录相关基因、DNA复制相关基因、结构蛋白基因等,也对其应用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梁振普刘雅静张小霞李鹏娟王亮张俊庆
关键词: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学功能基因
棉铃虫围食膜的蛋白质组鉴定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 PM)是昆虫抵御随食物摄入的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本研究旨在鉴定出农业重大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围食膜的总蛋白成分,为进一步揭示昆虫围食膜的形成机制及研发新颖的害虫控制策略奠定基础。【方法】剥离棉铃虫5龄幼虫PM,用三氟甲磺酸(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TFMS)处理,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鉴定围食膜蛋白质组,然后对鉴定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棉铃虫幼虫围食膜蛋白质169个,是目前鉴定最多的棉铃虫围食膜蛋白。通过GO分析,可以将这些鉴定的蛋白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三大类;KEGG富集结果显示,鉴定蛋白可以富集在12条代谢通路中;蛋白互作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结果表明,以ACC和CG3011等蛋白为核心可以形成蛋白互作网络。【结论】本研究鉴定了169个棉铃虫幼虫围食膜蛋白质,并对其进行了GO, KEGG和PPI分析,结果有助于人们全面理解昆虫围食膜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梁振普王亮李鹏娟王朝兴肖宇博张小霞
关键词:棉铃虫围食膜蛋白质组液质联用技术生物信息学
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经口侵染因子PIF0~PIF6间分子互作的酵母双杂交验证
2019年
为阐明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lostera anachoreta granulovirus,ClanGV)的口服侵染机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通过双向互作方法研究了ClanGV的经口侵染因子PIF0、PIF1、PIF2、PIF3、PIF4、PIF5和PIF6之间的分子互作情况。自激活试验证明,PIF5的重组诱饵载体(B5)有自激活现象,其它重组诱饵载体均无自激活现象。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ClanGV的4个经口侵染因子PIF1~PIF4之间存在双向互作现象,而且这4个蛋白均能同时与自身发生互作,暗示这4个经口侵染因子有可能是以二聚体或多聚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功能。在ClanGV经口侵染因子间的6组单向互作中,PIF5作为捕获载体时分别能与PIF1、PIF3和PIF4发生互作,PIF6作为诱饵载体时分别能与PIF3和PIF4发生互作,PIF0作为捕获载体时能与PIF4发生互作。表明ClanGV的经口侵染因子像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一样,在病毒粒子表面通过分子互作形成复合体并在病毒的经口侵染过程中发挥功能。
梁振普张俊庆张小霞刘雅静张亲李鹏娟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甜菜夜蛾围食膜的蛋白质组鉴定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农业的重要害虫,为害我国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PM)是昆虫体内的第一道屏障,有助于昆虫食物消化过程和保护昆虫避免细菌或病毒的侵染。本研究选取甜菜夜蛾为实验对象,通过鉴定围食膜的总蛋白成分,为探讨围食膜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甜菜夜蛾5龄幼虫,剥离幼虫围食膜,利用强变性剂三氟甲磺酸(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TFMS)处理,并对围食膜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BLAST鉴定蛋白的同源性,探究基因水平转移现象。【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199个围食膜蛋白。这些鉴定的蛋白可富集于84条GO term(P<0.05);此外,所鉴定的蛋白可被注释到KEGG的73条代谢通路中,并能形成多个蛋白互作网络,分别参与能量代谢、蛋白水解、过氧化氢代谢、免疫等多种过程。同时,鉴定出与抗逆性相关蛋白,具有解毒代谢等功能,提高昆虫对农药和恶劣环境的抗性。【结论】本研究对鉴定出的199个围食膜蛋白进行分析,初步揭示围食膜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并提出一些害虫控制思路,为新型杀虫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梁振普李鹏娟王亮王朝兴张小霞
关键词:甜菜夜蛾围食膜液质联用技术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
单颗粒示踪技术及其在病毒侵染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且涉及病毒与细胞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病毒侵染机制研究对研制抗病毒药物以及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单颗粒示踪技术是可视化研究生物动态过程的重要工具,能够研究病毒在活细胞中的侵染行为,现已成为病毒侵染机制研究的有效手段。此文综述了单颗粒示踪技术中病毒标记物、标记方法、活细胞成像及分析进展,以流行性感冒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为例阐述了该技术在病毒侵染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此文旨在为病毒侵染机制研究介绍新的技术手段、推动病毒学研究。
梁振普王彩平张小霞张俊庆刘雅静李鹏娟冯文霞
关键词:病毒
昆虫杆状病毒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专性感染无脊椎动物的共价闭合双链环状DNA昆虫病毒。由于杆状病毒对环境和人畜无害,其作为生物农药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此外,杆状病毒还可作为一种真核表达载体,广泛用于药物研发、疫苗生产,以及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等方面。综述了杆状病毒的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对阐明病毒的感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可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子改良或开发高效的生物增效剂。
梁振普李路军张俊庆刘雅静吴慧李鹏娟冯文霞张小霞
关键词:基因组蛋白质组杆状病毒生物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