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淑新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生产力
  • 2篇生态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货币
  • 2篇货币政策
  • 2篇产力
  • 1篇贷款
  • 1篇贷款需求
  • 1篇新区
  • 1篇营商环境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人与自然和谐
  • 1篇人与自然和谐...
  • 1篇融资
  • 1篇生产力发展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文明
  • 1篇农业

机构

  • 8篇宏观经济研究...
  • 2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8篇安淑新
  • 1篇申现杰

传媒

  • 4篇中国物价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特征、问题挑战与实施路径
2025年
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进入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扩面提质阶段。未来我国既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业强国政策持续扶持等重大机遇,也面临“双碳”目标与资源环境压力、极端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风险挑战。面向2035年,应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绿色化为引领,以机械化为基础,以融合化为支撑,以数智化为动力,以安全化为底线,对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前重点可采取农业机械化扩容提质,提升农业耕种收绿色低碳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同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数智化,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等举措,培育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郭澄澄安淑新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货币政策变化与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多年来,为了解决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支持政策。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变化与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是否存在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支持小微型企业的货币政策是否缓解了其贷款难问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贷款余额的变化与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呈现负相关关系,国家出台支持小微型企业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定向降准,使得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缓解了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货币政策发挥了良好效果。
龙安芳安淑新
关键词:货币政策贷款需求
强化兰州新区战略功能 推动形成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2020年
兰州新区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新区正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营商环境最优、改革创新最具活力、生态环境最具吸引力的国家级平台。但在兰州新区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一些质疑声,社会各界要进一步认识新区、支持新区、发展新区,加快推动兰州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发挥兰州新区在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的战略平台功能。
申现杰安淑新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生态保护生态环境
大类金融资产投资选择与货币政策关联性研究——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2023年
本文运用TVP-VAR模型,动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大类金融资产价格或指数、收益率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证指数和基金指数、中债债券指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黄金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反应分别表现为中长期正效应、短期负效应、持续的负效应和不稳定的弱正向效应。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选择中长期持有股票和基金类资产,适当减少债券类资产和银行理财产品。当商业银行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再适当增加该类产品的投资。
龙安芳安淑新
关键词:金融资产货币政策
新时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及评价研究
2025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观,为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共建美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可持续发展道路选择。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借鉴部分国家、组织、机构、学界等设置的反映生态环境方面的逻辑架构和具体指标选择,聚焦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系统保护和“双碳”目标落实四个维度,选取12个具体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进行测算,识别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存在的短板或需要给予持续关注的指标,包括集装箱铁水联运量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城市蓝绿空间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未来,需要采取着力推动铁水联运、加快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着力扩大城市蓝绿空间、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降碳、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等举措,加快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进程。
安淑新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西部某省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2018年
通过对西部某省部分乡村调研发现,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这些地区摸索出了定点包干脱贫、政企农户合作发展经济作物、农村集中建房点、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好的做法;同时还存在思想观念守旧、缺乏农业产业支撑、精神风貌还未根本转变、社保体系还不完善、非法集资借贷屡禁不止、人才紧缺、乡村治理任重道远等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出台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安淑新安晓冉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规划指导方针研究
2021年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坚持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体现了党和国家治国理政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未来三十年,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未来六个五年规划期的具体发展阶段要根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总目标确定,高质量发展主题将贯穿整个新发展阶段,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会改变,以人民为中心仍然是未来五年规划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原则仍将体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并且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和深化改革开放等仍将是未来五年规划期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
安淑新
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年
进入新发展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扩大对外开放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内部条件也发生新的变化。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优、对外投资存量规模小且结构不合理、对外开放内部区域不平衡不协调、对外开放制度规则建设不适应高水平开放要求等突出问题,我国要站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强大生产能力为依托,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着力点,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开放平台为支撑,以强化国内国际生产、创新、市场、资源联动循环为战略路径,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东西与陆海并举、商品要素流动型与制度型开放同步,加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完善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夯实支撑开放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功能平台、提升要素资源全球配置能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安淑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