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形状记忆可吸收支架的制备及其在骨组织应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探讨其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的应用作奠定基础。方法热压成形术合成孔隙大小及孔隙率适宜的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支架,应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支架材料的形变过程,扫描电镜考察支架材料塑形前后的孔隙变化以及细胞在支架表面附着生长的情况,同时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接种于支架材料,运用死活细胞染色方法检测该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体式显微镜展现了材料自形变后的中间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形变恢复率约91%,合成的支架材料在人体温度(37℃)下具有形状记忆特性;扫描电镜下可见未形变的支架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90.6±5.2)%,原始孔隙大小约165μm,压缩状态的孔隙大小约为33μm,同时BMSC与支架材料表面附着良好;死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BMSC在SMP支架表面培养1、7、14 d的活细胞率分别为(81.5±2.2)%、(86.3±1.9)%、(82.1±1.8)%,空白对照组1、7、14 d活细胞率分别为(82.3±1.7)%、(88.4±1.4)%、(83.7±2.1)%,两组间活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0,P=0.555)。而SMP支架组1、7、14 d的活细胞密度分别为(91±2.3)、(202±4.8)和(617±5.5)个/mm2,空白对照组1、7、14 d活细胞密度分别为(83±4.5)、(219±5.3)和(599±7.2)个/mm^2,均呈增长模式。结论制备所得支架材料孔隙均一,形变温度为37℃,具有良好形状记忆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能响应人体温度恢复到塑型前形状,在微创手术中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 孙玥罗恩纪焕中陈贵征龚涛刘显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
- 三维手术模拟辅助骨软骨瘤患者髁突重建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髁突骨软骨瘤切除后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髁突重建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2009年期问,6例髁突骨软骨瘤患者,利用SurgicaseCMF软件行术前设计和三维手术模拟得出相关数据,辅助行病变髁突切除术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髁突重建术。术后行临床检查、放射检查对骨瓣愈合情况和颞下颌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开口度,未见下唇麻木病例。全景片显示下颌升支后缘的上头位于关节窝内,无骨粘连和骨吸收。结论:在骨软骨瘤患者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髁突重建手术中,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以使得手术更加精确和方便,避免了对重要结构的损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尹国柱杨孝勤张晓辉刘显张朝良罗恩
- 关键词:骨软骨瘤髁突
- 口腔颌面部熊抓伤一期缝合1例
- 2023年
- 目的:动物咬伤、抓伤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之一,但目前对口腔颌面部动物咬伤、抓伤的患者是否应进行一期缝合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将报道1例口腔颌面部熊抓伤一期缝合病例的治疗效果。诊治经过:患者,男性,49岁,因面部被熊抓伤20小时来院就诊,12小时前已接种破伤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疫苗,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彻底清创后对其进行了一期严密缝合,随访并记录了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瘢痕愈合等情况。结果:患者一期缝合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术后伤口感染,且瘢痕较小,面部美观性较高。结论:对于可彻底清创的口腔颌面部动物抓伤患者,一期缝合可在不增加伤口感染率的同时改善术后美观功能,进而降低创伤对患者造成的容貌、生理及心理上的创伤。
- 刘航航张晓辉张雪峰陈尽欢石永乐刘显华成舸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损伤清创术
- 不同源性外泌体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外泌体是来自细胞内并通过多囊泡体与质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环境的囊泡,直径为40~100 nm。外泌体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间信号传递、相互作用的重要物质载体,在组织修复及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调节免疫、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促进骨及血管再生的作用,在骨组织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分析骨环境中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特征及生物学性能,总结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 刘士博刘显
- 关键词:外泌体骨缺损骨修复
- 婴幼儿舌系带过短的临床诊疗新进展被引量:11
- 2018年
- 舌系带过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口腔畸形,目前国内临床常以婴幼儿舌系带形态或语音异常作为舌系带矫正手术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文献表明,舌系带过短与语音异常没有直接联系,因此以舌系带形态或语音异常作为手术标准,存在过度手术的风险。母乳对婴幼儿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提倡,舌系带过短引发哺乳中的乳头疼痛、创伤乃至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等情况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舌系带过短与哺乳困难的关系以及致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舌系带形态与母乳喂养之间的联系,进而总结出舌系带过短的手术指征,有望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指导标准。
- 黄椿棚刘显包崇云
- 关键词:舌系带过短母乳喂养
- 重组人骨保护素抑制破骨细胞及促进羟磷灰石修复去势大鼠下颌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转染人骨保护素(h OPG)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BMSCs)复合羟磷灰石(HA)支架对去势大鼠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将重组腺病毒p DC316-h OPG-EGFP转染r BMSCs,蛋白质印迹法和骨磨片试验分别检测h OPG的表达水平和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别将HA支架、未转染r BMSCs复合HA支架、转染r BMSCs复合HA支架植入大鼠下颌骨骨缺损,6周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骨缺损区破骨细胞及骨修复情况。结果体外携载有h OPG基因的腺病毒成功转染r BMSCs,转染后的r BMSCs表达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功能的h OPG;表达h OPG的r BMSCs复合HA支架后骨缺损处破骨细胞明显减少,成骨增多。结论转染h OPG基因的r BMSCs在体内外均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的作用,且转染r BMSCs复合HA支架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的下颌骨缺损修复。
- 廖锋刘士博刘瑶刘航航胡建刘显
- 关键词:骨保护素骨缺损骨再生
- 微创远中三角瓣与封套瓣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应用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比较微创远中三角瓣与封套瓣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微创远中三角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的下颌第三磨牙黏膜下阻生患者80例(阻生牙80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阻生牙40颗)。对2组患者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根据翻瓣方式分别记为封套瓣组和微创远中三角瓣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3、7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4,P=0.408)。术后第1天,微创远中三角瓣组VAS评分[(2.37±1.31)分]、面部肿胀程度[(0.92±0.74)%]、张口受限程度[(25.00±15.04)%]均小于封套瓣组[VAS评分:(3.46±1.07)分、面部肿胀程度:(1.98±0.98)%、张口受限程度:(35.83±1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3.325、4.468、2.444,均P<0.05);术后第3天,微创远中三角瓣组VAS评分[(1.70±1.10)分]、面部肿胀程度[(0.79±0.73)%]均小于封套瓣组[VAS评分:(2.46±1.10)分、面部肿胀程度:(1.64±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2.500、3.557,均P<0.05);术后第7天,2组VAS评分、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术中及术后7 d均未发生感染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微创远中三角瓣相对于传统封套瓣,术后前3 d患者疼痛和面部肿胀程度更轻微,可作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翻瓣方式之一。
- 张坤刘显潘剑
-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面部肿胀
- 显微根尖手术联合活髓保存术治疗阻生牙所致的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对阻生牙所致的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的病例,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以保存患牙及其活髓。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阻生牙所致牙根外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联合口腔颌面外科与牙体牙髓病科,在阻生牙拔除即刻,对第二磨牙外吸收的牙根通过显微根尖手术于外吸收部位清创并切除根尖,通过活髓保存术于截根面以生物活性材料直接盖髓。结果患牙牙根外吸收停止,术后1年随访患牙无症状,牙冠完整,牙髓组织正常,影像学检查根尖周未见透射影,牙周膜间隙正常,骨硬板连续,牙槽骨重建,预后良好。结论在阻生牙拔除同期联合显微根尖手术及活髓保存术,可保存阻生牙所致牙根外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牙髓活力,有望成为该疾病的候选治疗方案之一。
- 宋东哲罗雨刘显胡沛黄定明
- 关键词:牙根外吸收阻生牙下颌第二磨牙
- 颌面部创伤清创缝合术后患儿照护者居家照护知识需求量表的构建及应用
- 2024年
- 目的:构建及验证颌面部创伤清创缝合术后患儿照护者居家照护知识需求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医护临床经验总结、病人开放式调查表调查,编制颌面部创伤清创缝合术后病人照护者居家护理知识需求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抽取四川省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行清创缝合术的115名颌面部创伤患儿的主要照护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最终形成包括4个维度(伤口常规护理知识、伤口并发症防治、用药及二期治疗、瘢痕及其他管理)、20个条目的颌面部创伤清创缝合术后患儿照护者居家照护知识需求量表。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60~0.960,折半信度为0.743~0.948。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主要照护者的各维度知识需求得分均较高,伤口常规护理知识需求最高。结论:构建的颌面部创伤清创缝合术后患儿照护者居家照护知识需求量表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评估颌面部创伤清创缝合术后患儿照护者的居家照护知识需求提供参考。
- 张佳慧周小蓉刘显石永乐
- 关键词:颌面部创伤清创缝合术居家照护知识需求
- 两种上颌窦假性囊肿减压术后上颌窦提升术式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且伴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患者,种植标准程序尚未确定。本试验拟通过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评估囊肿减压同期内提升及种植的手术疗效。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囊肿减压后结合内提升或外提升手法上颌窦增量同期行种植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与肿胀情况,种植成功率,囊肿复发率。结果:共34例患者纳入本试验,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7.88±3.0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4.94±3.50)min,P<0.001],同时术后反应包括疼痛(P<0.05)与肿胀(P<0.001)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种植早期成功率为100%,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囊肿复发。结论:上颌窦高位开窗囊肿减压合并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的术式,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且种植成功率高,显著减轻患者术后反应,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胡植乔刘显刘世锋包崇云
- 关键词:上颌窦囊肿上颌窦提升术牙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