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风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4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学科。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己成为发展人类教育方式的主要工具,多媒体课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推进实验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解决好如何教好的问题,是现代实验诊断学教育者的终极目标,本文通过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来探讨进一步改善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经验。
- 许晓风周宇张晓红
-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验诊断学
- 2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磷脂抗体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磷脂抗体(APL)特征及其与抗核抗体(ANA)核型、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之间的关系,为SLE患者系统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SLE患者26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APL[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_(2)糖蛋白I抗体(anti-β_(2) GPI)]与ANA核型特征、anti-dsDNA的关系。结果264例患者中164例(62.12%)LA阳性、22例(8.33%)ACA阳性、38例(14.39%)anti-β_(2) GPI阳性、260例(98.48%)ANA阳性和136例(51.52%)anti-dsDNA阳性。在164例LA阳性的SLE患者中,LA弱阳性表达92例(56.10%),LA阳性表达52例(31.71%),LA强阳性表达20例(12.19%)。ACA、anti-β_(2) GPI和LA均阳性16例。260例ANA阳性的SLE患者中,胞核均质型48例(18.46%),胞核斑点型70例(26.92%)和胞核混合型142例(54.62%)。260例ANA阳性SLE患者中,不同ANA核型LA阳性率不同,胞核混合型阳性率最高约为73.24%;其次是胞核均质型为58.33%,而胞核斑点型则以LA阴性为主。Anti-dsDNA阳性的SLE患者中约有11.76%患者ACA为阳性,anti-dsDNA阴性的SLE患者中约有95.31%患者ACA为阴性,ACA与anti-dsDNA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38)。Anti-dsDNA阳性的SLE患者中约有72.06%患者LA为阳性,anti-dsDNA阴性的SLE患者中约有48.44%患者LA为阴性,LA与anti-dsDNA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4)。结论SLE患者的ANA核型多表现为胞核混合型,LA表达多为阳性,且LA以弱阳性表达为主;不同ANA核型中LA阳性率不同,ACA和LA与anti-dsD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APL、ANA和anti-dsDNA检测对SLE患者系统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 许晓风崔莉王艳红岳燕刘向祎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
- 关于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内容的思考被引量:6
- 2013年
-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学科,是联系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桥梁和纽带,在临床医学中占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到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动了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然而,飞速发展的检验医学与临床医生现有的实验诊断知识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严重阻碍了实验诊断学的发展,导致教学与临床脱节。临床医学生对实验诊断课缺乏兴趣,对知识掌握肤浅,表现为到临床后不会解读检验结果及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现阶段,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是导致教学与临床脱节的根源。对此本文作了认真分析和思考。
- 张晓红许晓风
-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教学内容临床医学生
- K562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细胞因子表达方面的相互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共培养条件下血液肿瘤K562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表达细胞因子方面的相互作用情况,探索血液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试剂盒从人健康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高纯度的CD14+单核细胞,一定浓度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locyte-macrophage colom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白介素4(interlenkins-4,IL-4)将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immature DCs,im DCs),再用一定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将im DCs诱导为成熟DCs(mature DCs,m DCs),分别将im DCs和m DCs与K562细胞在Transwell系统中共培养48h,对照组为正常培养48h的DCs和撤细胞因子培养48h的DCs,ELISA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10、IL-1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ed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后,DCs表达细胞因子IL-12减少,DCs和K562细胞表达TGFβ1增加,K562细胞表达VEGF增加。结论:共培养后,两种细胞在某些机制的相互作用下,DCs表达IL-12能力降低,DCs和K562细胞表达TGFβ1的能力增高,K562细胞表达VEGF的能力提高,这可能是共培养后DCs免疫功能下降和血液肿瘤细胞逃脱机体免疫监视的细胞因子方面的原因。
- 许晓风尚欣荣吕中全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K562细胞白细胞介素1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现代教育技术在检验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 检验医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学科,是医学生在结束了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后,在进入临床各专业课之前必需学习的桥梁课程。对于医学生来说,检验医学既是开启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 许晓风
-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 不同抗体检测对风湿病性葡萄膜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B27抗原(HLA—B27)、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检测对风湿病性葡萄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且长期生活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初诊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724例,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抗原表达和血清中ANA、anti—dsDNA和ANCA表达情况,并通过收集详细临床资料,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等明确葡萄膜炎患者是否患有风湿病及风湿病类型。结果724例初发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中,共确诊风湿病性葡萄膜炎285例(占39.4%);其中男135例,占47.4%,女150例,占52.6%;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14)岁,低于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44±1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285例风湿病性葡萄膜炎包括176例脊柱关节炎性葡萄膜炎、48例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性葡萄膜炎、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葡萄膜炎、1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性葡萄膜炎、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性葡萄膜炎、5例幼年性特发性关节炎性葡萄膜炎。风湿病性葡萄膜炎患者HLA-B27(57.2%)、ANA(15.8%)、anti—dsDNA(5.3%)和ANCA(9.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风湿病性葡萄膜炎患者HLA—B27(1.1%)、ANA(1.6%)、anti.dsDNA(0)和ANCA(0.9%)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均〈0.01);HLA—B27抗原阳性主要表现在脊柱关节炎性葡萄膜炎患者,阳性率为92.1%;ANA阳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葡萄膜炎患者,阳性率为95.5%;anti-dsDNA阳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葡萄膜炎患者,阳性率为59.1%;ANCA阳性主要表现在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性葡萄膜炎患者(除外白塞病),阳性率为57.1%。结论HLA-B27抗原、ANA、anti
- 许晓风张举崔莉王艳红岳燕迟林白婕李昊淼鲁辛辛
- 关键词:葡萄膜炎抗原抗体
- LBL、PBL和TBL教学模式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4
- 2017年
-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极为广泛。目前国内外医学院校常用教学模式包括讲座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和以团队为基础教学模式,然而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本文逐一分析了LBL、PBL和TBL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比较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局限性,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联合应用LBL、PBL和TBL三种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章节,合理规划,灵活选择教学法,可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 万晓华许晓风
-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LBLPBLTBL教学质量
- 基于血清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评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与血清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构建基于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的W-AMD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临床确诊的146例W-AMD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8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样本血清补体因子,包括C1q、C3、CFB及CFH;血脂成分,包括TC、TG、HDL-C及LDL-C。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W-AMD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研究指标进行差异性比较;进一步对W-AMD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各项研究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R Studio软件(R 3.6.0),构建基于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的W-AMD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效能。结果W-AMD组与对照组比较,C1q、C3、CFB以及TC、TG、LDL-C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0.05;CFH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W-AMD组中C3与CFB、TC、TG、LDL-C之间,CFB与TC、TG之间,TC与TG、LDL-C之间,以及TG与LDL-C之间存在关联性,P<0.01。应用R Studio软件(R 3.6.0)综合C1q、C3、CFB及TC、TG、LDL-C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W-AMD=-12.835+8.753×CFB+6.098×TG。模型训练集特异性0.758、灵敏度0.843、准确度0.811、阳性预测值0.852、阴性预测值0.746、AUC值0.901;验证集特异性0.630、灵敏度0.909、准确度0.803、阳性预测值0.800、阴性预测值0.810、AUC值0.943。结论W-AMD患者血清补体因子C1q、C3、CFB及外周血脂水平TC、TG、LDL-C均高于健康人群水平,推测与其发病机制相关,有助于寻找治疗靶点;基于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建立的W-AMD预测模型能够准确识别W-AMD,为临床评估提供了一种客观的实验室参考指标。
- 高惠红许晓风白晶刘向祎
- 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血脂水平
- HLA-B27抗原检测对眼部炎症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HLA-B27抗原检测对眼部炎症患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同仁医院初发非感染性眼部炎症患者776例,依据发病部位将患者分为葡萄膜炎、巩膜炎、角膜炎和结膜炎四组。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抗原表达,结合临床资料明确患者是否合并AS。结果 776例患者中149例确诊合并AS,其中葡萄膜炎组130例,巩膜炎组6例,角膜炎组6例,结膜炎组7例。葡萄膜炎组患者的HLA-B27阳性率为25.80%,明显高于巩膜炎组的4.27%、角膜炎组的6.45%和结膜炎组的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抗原检测对眼部炎症患者合并AS诊断的灵敏度为94.63%,特异度为98.67%,阳性预测值为95.27%,阴性预测值为98.48%,正确指数为0.93。结论合并AS的眼部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葡萄膜炎,也可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和巩膜炎等。临床上对初发非感染性眼部炎症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其是否合并AS。
- 许晓风崔莉毛羽刘向祎
- 关键词:HLA-B27葡萄膜炎巩膜炎结膜炎
- 浅谈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新型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9
- 2017年
- 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日后独立承担临床检测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医学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思维的过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的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形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并将这一新型实习教学模式在首都医科大学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中进行探索与实践。
- 许晓风迟林周宇
- 关键词: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