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勇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信道
  • 2篇光强
  • 2篇光强分布
  • 2篇光束
  • 2篇OPENGL
  • 1篇虚拟信道
  • 1篇氧化锡
  • 1篇应用程序
  • 1篇应用程序框架
  • 1篇油库
  • 1篇有限状态机
  • 1篇软件系统
  • 1篇逆向工程
  • 1篇气敏
  • 1篇气敏传感器
  • 1篇状态机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安全
  • 1篇无线
  • 1篇系统集成

机构

  • 8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国科环宇...

作者

  • 8篇李勇
  • 1篇罗光春
  • 1篇黄杰
  • 1篇余学才
  • 1篇李炯
  • 1篇左志宏
  • 1篇刘科
  • 1篇冷甦鹏
  • 1篇曲喜新
  • 1篇严康宁
  • 1篇毛玉明
  • 1篇田玲
  • 1篇张强

传媒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载人航天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199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AOS虚拟信道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分析AOS数据链路层协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未来空间通信应用中灵活丰富的业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OS虚拟信道的服务质量保障方案。该方案中,包括了适用于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需求的流量控制及整形算法、基于业务的虚拟信道管理方法和虚拟信道调度机制。最后,通过试验和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该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性。
罗光春李炯田玲李勇张强
关键词:高级在轨系统虚拟信道服务质量保障流量控制
油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公司油库信息系统起步较早,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公司油库目前使用的各种系统相对独立,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在油库中的应用。 油库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油库重要设备数据实现自动化监控管理,对油库所属部...
李勇
关键词:油库应用程序框架系统集成
文献传递
用OpenGL模拟基横模高斯光束光强分布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OpenGL技术模拟了基横模高斯光束截面光强分布的方法及相关实现方法。采用三角形图元带构建三维模型,并利用虚拟球实现了三维模型的旋转,直观地显示出光束截面光强分布的三维模型,最后讨论了其在测量领域的应用前景。
李勇余学才
关键词:光强分布高斯光束
目标代码混淆技术综述被引量:10
2007年
逆向工程领域的进步,一方面提升了软件分析能力,另一方面,给软件安全带来更大的挑战。目标代码混淆技术是对软件进行保护的一种有力手段,能够有效地阻挡对软件的恶意分析。文中从逆向分析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目标代码混淆技术的分类及几种典型的目标代码混淆技术的实现及混淆效果。
李勇左志宏
关键词:逆向工程反汇编
一种基于时隙驱动的CSMA/CA算法模拟方法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时隙驱动的CSMA/CA算法的模拟方法,重点描述了CSMA/CA算法中采用的时隙驱动思想和CSMA/CA算法模拟实现中对虚拟载波侦听的模拟,此外也介绍了对模拟节点的有限状态机设计。
黄杰李勇毛玉明
关键词:有限状态机
文献传递
基于CCD的激光光束分析软件系统
基于CCD的光电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出现的测量手段,由于其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而在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该技术用于激光光束的测量与分析可以做到对激光光束的实时、高精度、自动化测量。本文介绍了基于CCD的激光光束测量与分...
李勇
关键词:CCD激光光束质量光强分布OPENGL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无线共享信道退避访问攻击的新型检测算法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无线竞争共享型信道中恶意节点(或自私节点)不公平使用信道资源的退避访问攻击行为,提出一种新的中心极限定理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按需调节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并且易于实现分布式联合检测。该文还基于CLT算法建立Markov链多步检测模型,进一步提升对恶意节点的检测精度。仿真试验表明,CLT检测算法具有较低的误判率和较快的检测速度,对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退避攻击行为的检测性能明显优于经典DOMINO算法。
冷甦鹏李勇刘科
关键词:攻击检测马尔可夫链网络安全
二氧化锡超微粒薄膜的结构被引量:3
1990年
为了制造一种新型气敏传感器,研制了二氧化锡超微粒薄膜,并对其结构作了研究。此外,还估算了它的内表面积。
曲喜新李勇严康宁
关键词:气敏传感器SIO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