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立博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易感基因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易感基...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聚合酶...
  • 1篇鸟嘌呤
  • 1篇铅作业
  • 1篇铅作业工
  • 1篇铅作业工人
  • 1篇转移酶
  • 1篇嘌呤
  • 1篇腺癌
  • 1篇相关基因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可燃性
  • 1篇基因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化工职...

作者

  • 2篇夏昭林
  • 2篇于立博
  • 1篇黄靖雯
  • 1篇贾晓东
  • 1篇张亚南

传媒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铅作业工人遗传损伤与相关基因甲基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遗传损伤与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情况。[方法]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评估44名铅作业工人和50名非铅作业对照组工人染色体损伤水平,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3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结果]铅接触组微核率[(6.9±2.9)‰]明显高于对照组[(2.8±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铅接触组ALAD、BRCA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7%、8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分别为5.88、7.55;铅接触组ALAD、MGMT、BRCA1 3个基因中,甲基化组微核率[分别为(8.5±2.2)‰、(7.5±2.4)‰、(7.4±2.8)‰]明显高于非甲基化组[分别为(6.3±3.0)‰、(5.3±3.6)‰、(4.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率比分别为1.34、1.42、1.55。[结论]铅接触能致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铅作业工人中ALAD、MGMT、BRCA1 3个基因发生甲基化者的染色体损伤明显高于非甲基化者,提示上述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与铅所致染色体损伤有关。
黄靖雯王佳珺于立博张亚南郑国巧吴炜夏昭林
关键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乳腺癌易感基因
可燃性粉尘爆炸及其预防控制被引量:11
2014年
生产性粉尘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人数众多。由于生产性粉尘的性质、浓度等不同,其危害除引致大量尘肺病人的产生外,还常常成为安全生产隐患。尤其是可燃性粉尘的爆炸往往对企业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巨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结合最近发生的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本文就可燃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控做一阐述。
于立博贾晓东夏昭林
关键词:粉尘爆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