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波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古气候
  • 1篇定年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植物
  • 1篇时标
  • 1篇同位素
  • 1篇泥炭
  • 1篇纤维素
  • 1篇湖泊沉积
  • 1篇降水
  • 1篇北部
  • 1篇
  • 1篇不同时间尺度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杨运鹏
  • 3篇张东良
  • 3篇兰波
  • 1篇李佳秀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疆137Cs定年时标解析被引量:2
2017年
^(137)Cs在年代测定和土壤流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认定^(137)Cs时标前,需要消除粘土和有机质(TOC)对^(137)Cs的富集作用。通过对比新疆多个湖芯钻孔^(137)Cs序列,发现它们异于北半球^(137)Cs沉降模式,即出现了1954、1963、1975和1986这四种时标且1986年的^(137)Cs比活度可能异常的高。通过分析艾里克湖钻孔的^(137)Cs序列,并结合新疆其他地区多个钻孔的^(137)Cs序列,与北半球^(137)Cs沉降特征以及靠近北疆的Belukha冰芯^(240)Pu/^(239)Pu沉降记录进行对比,分析了新疆^(137)Cs时标的可靠性以及1986年^(137)Cs比活度异常高的原因。在新疆^(137)Cs多个时标中,仅1963年的时标是高信度的(即北半球^(137)Cs最大沉积年)。1954年^(137)Cs蓄积峰代表其全球初始显著沉降,距今已有2个^(137)Cs半衰期,当年沉积通量低且可能发生^(137)Cs垂直迁移,仅能作为次要时标。1975年的时标反映了1960s-1970s的中国核试验,但距离罗布泊~300 km的博斯腾湖对中国核试验有截然相反的记录,表明中国核试验不是稳定信号,其核沉降范围以及对湖芯的影响作用还需进一步评估,不能作为可信的时标。1986年蓄积峰对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因核尘埃未大量进入平流层且距离新疆较远(~4 000 km),但同时考虑到新疆位于核事故的西风环流下风区,所以该事故对新疆有影响但影响不大。1986年的^(137)Cs时标可作为次要时标。新疆湖芯1986年的异常高蓄积峰可能是由新疆最近几十年的人类活动(如过牧、耕种等)加上1987/1988年的高降水导致的地表侵蚀增强引起的。增强的地表侵蚀导致含有高^(137)Cs含量的表层土壤颗粒被冲刷进入湖泊,叠加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37)Cs沉降之上,进而导致了湖芯沉积物记录到显著的1986年^(137)Cs蓄积峰。
兰波李佳秀张东良杨运鹏
关键词:时标湖泊沉积
泥炭植物碳和氧同位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作为重要地质档案的泥炭已经成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最有价值的陆地载体之一,尤其是在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最有潜力。有综述指出,中国泥炭碳、氧同位素古气候研究缺乏现代过程的验证。通过总结国内外泥炭植物纤维素碳、氧同位素现代过程及其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其中包括泥炭植物应用于古气候重建的材料选择、维管束和非维管束植物纤维素碳、氧同位素的指示意义研究进展。进一步分析已有研究中泥炭碳、氧同位素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泥炭植物碳、氧同位素古气候研究现状,为中国后续开展泥炭相关工作提供思路指引。
张东良杨运鹏兰波
关键词:泥炭古气候纤维素
不同时间尺度的阿尔泰山北部和南部降水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常年受到西风影响的阿尔泰山地区,是古气候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利用阿尔泰山北部和南部的11个气象站观测数据和已发表的古气候数据(包括树轮、冰芯和湖芯),详细对比了不同时间尺度上(季节、年、几十年、百年和千年尺度)阿尔泰山北部和南部的降水变化。结果表明,阿尔泰山北部器测时段降水是逐渐下降的,而阿尔泰山南部降水反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反相的降水关系也体现在过去200年、过去1000年和全新世时段,说明阿尔泰山北部和南部降水在季节、年、几十年、百年和千年尺度上均存在相反的趋势。不同时间尺度上降水存在的相反关系表明阿尔泰山是一个重要的气候边界。但不同时间尺度上出现相反变化的原因需进一步详细探讨,这不仅有助于了解区域水汽变化的历史,也有助于加深理解欧亚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演替。
张东良兰波兰波
关键词:降水不同时间尺度古气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