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婉莹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秀丽隐杆线虫
  • 2篇洛克沙胂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遗传毒性
  • 1篇生殖
  • 1篇生殖毒性
  • 1篇胚胎
  • 1篇胚胎细胞
  • 1篇彗星
  • 1篇彗星实验
  • 1篇细胞
  • 1篇DNA损伤

机构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孙永学
  • 2篇孙静
  • 2篇王勉之
  • 2篇钟晓霞
  • 2篇刘婉莹

传媒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洛克沙胂暴露胁迫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作用研究
2016年
为了研究洛克沙胂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作用,试验利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分别进行洛克沙胂的致死试验[0(空白对照)~10000μg/L]、运动毒性试验[0(空白对照)~500μg/L]、生殖毒性试验[0(空白对照)~500μg/L]、寿命毒性试验[0(空白对照)~500μg/L],暴露24h。通过检测秀丽隐杆线虫的24h死亡率、第一代和第二代线虫头部摆动频率与身体弯曲频率,以及第一代产卵数目与世代时间、半数死亡时间和寿命等相关评价指标,对洛克沙胂毒性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洛克沙胂暴露组秀丽隐杆线虫第一代和第二代线虫头部摆动频率与身体弯曲频率降低,第一代产卵数目减少,世代时间延长,寿命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洛克沙胂暴露浓度的升高,秀丽隐杆线虫第一代和第二代线虫头部摆动频率与身体弯曲频率、第一代产卵数目、世代时间、寿命均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说明洛克沙胂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能力、生殖系统以及寿命都有不良影响,秀丽隐杆线虫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评价洛克沙胂毒性的生物指示物。
高上吉钟晓霞刘婉莹王勉之孙静李弘程孙永学
关键词:洛克沙胂秀丽隐杆线虫毒性作用生殖毒性
基于彗星实验的洛克沙胂对秀丽隐杆线虫胚胎细胞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评价洛克沙胂的遗传毒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洛克沙胂对秀丽隐杆线虫胚胎细胞脱氧核醣核酸(DNA)的损伤作用。提取秀丽隐杆线虫的胚胎细胞,分别暴露于0(空白对照)、50、250、500μg·L^(-1)含洛克沙胂的溶液染毒1 h。用彗尾DNA百分比含量(TDNA%)、彗星尾长(TL)和Olive尾矩(OTM)作为DNA损伤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处理组中彗尾DNA百分比含量、彗星尾长以及Olive尾矩显著增加(P<0.01)。随着洛克沙胂浓度的增加,彗尾DNA百分比含量、彗星尾长以及Olive尾矩逐渐增加,其相关系数r>0.99,说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存在极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洛克沙胂对秀丽隐杆线虫胚胎细胞DNA具有损伤作用,彗星实验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能够反映出洛克沙胂的遗传毒性。因此,通过彗星实验建立实验室检测洛克沙胂遗传毒性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高上吉钟晓霞刘婉莹王勉之孙静李弘程孙永学
关键词:洛克沙胂秀丽隐杆线虫彗星实验DNA损伤遗传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