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神经缺损
  • 2篇缺损
  • 2篇周围神经
  • 2篇周围神经缺损
  • 2篇组织工程修复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RHOA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诱导分化
  • 1篇少突胶质细胞
  • 1篇神经束
  • 1篇神经束膜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5篇郭家松
  • 5篇占小多
  • 3篇刘忠英
  • 3篇王祥海
  • 3篇潘梦婕
  • 2篇江沿文
  • 2篇董为人
  • 2篇康晓宁
  • 2篇张玮玮
  • 1篇汤银娟
  • 1篇文锦坤
  • 1篇吴武田
  • 1篇张丽华
  • 1篇戴翔

传媒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间充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损伤长距离缺损往往需要神经移植,因自体神经来源困难,可借助生物材料和干细胞构建人工神经治疗周围神经缺损。本课题组近年来开展了系列相关研究,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①以自聚合肽纳米纤维水凝胶(SAPNS)填充的血...
郭家松王祥海占小多潘梦婕胡晓芳陈一菁
RhoA在损伤脊髓内表达的时空分布(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RhoA在脊髓不同部位各种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小鼠脊髓全横断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1,3,7,14,28,56,112 d后取材制备脊髓冰冻切片,利用RhoA/NF200、RhoA/GFAP、RhoA/CNPase和RhoA/IBA1双荧光标记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显示RhoA在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并对各种细胞中RhoA阳性细胞百分率及RhoA阳性细胞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正常小鼠脊髓内,只有极少数神经元或少突胶质细胞呈RhoA弱阳性表达。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中的RhoA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均显著增高并在损伤后第7天达到峰值,随后又逐渐降低,在损伤后112 d接近正常水平。小胶质细胞中RhoA的表达方式略有不同,RhoA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均在第14天达到峰值,随后虽降低但在第112天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结论创伤不仅导致脊髓神经元中RhoA阳性细胞数的明显增加和RhoA表达强度的提高,还可不同程度地增强各种胶质细胞中的RhoA表达。在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及不同细胞内RhoA表达的方式均有不同。
康晓宁文锦坤王祥海潘梦婕张玮玮占小多刘忠英吴武田郭家松
关键词:脊髓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RHOA
外周血基质干细胞培养鉴定及其向施万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外周血基质干细胞(PBMSCs)并诱导分化为施万细胞的潜能。方法从SD大鼠取血分离培养P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其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检测与鉴定,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rdU作用4h后BrdU的阳性率。PBMSCs经β-巯基乙醇、全反式维甲酸及复合条件培养基等三个步骤向施万细胞定向诱导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100和P75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培养获得的PBMSCs中CD11b、CD29、CD45、CD49d、CD90及CD106的阳性率分别为19.97%、99.96%、46.62%、5.46%、71.22%和10.76%。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PBMSCs呈CD34阴性,而BrdU阳性率为(34.1±4.3)%。PBMSCs经定向诱导后S-100和P75的阳性率分别是(75.2±4.1)%和(78.9±4.6)%。结论从外周血分离获得的干细胞符合基质干细胞的特性,这些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为施万细胞。
戴翔占小多江沿文汤银娟张丽华刘忠英董为人郭家松
关键词:外周血基质干细胞施万细胞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2021年
周围神经损伤长距离缺损往往需要神经移植,因自体神经来源困难,可借助生物材料和干细胞构建人工神经治疗周围神经缺损。本课题组近年来开展了系列相关研究,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①以自聚合肽纳米纤维水凝胶(SAPNS)填充的血管桥接1cm缺损大鼠坐骨神经,发现SAPNS可以抑制炎症、增强施万细胞迁移和轴突再生能力,从而促进损伤神经结构与功能修复的效果;②构建PLGA人工套管代替血管与SAPNS结合能达到良好的结构与功能修复效果,且发现能促进血管在桥接处的再生;③利用不同形态与空间构象的胶原蛋白构建了能同时模拟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的仿生人工神经,并实现了专利成果转让.
郭家松王祥海占小多潘梦婕胡晓芳陈一菁
关键词:周围神经缺损神经外膜神经束膜神经移植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自聚合肽纳米纤维材料与RhoA-siRNA复合物修复脊髓损伤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脊髓损伤后RhoA表达增高是神经再生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课题在前期研究证明自聚合肽纳米纤维材料能较好地促进脊髓损伤后结构与功能修复的基础上,构建了自聚合肽纳米纤维材料与RhoA-siRNA复合材料用于修复脊髓损伤。目的:探讨自聚合肽纳米纤维材料介导siRNA干扰RhoA表达促进脊髓损伤修复。方法:54只昆明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仅作脊髓暴露,其他3组在切除1mm脊髓组织制备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后,分别于损伤腔内填充生理盐水、自聚合肽纳米纤维支架或含有RhoA特异性siRNA复合物。通过FAM标记检测siRNA转染效率;免疫组化检测RhoA表达;免疫组化和定量分析检测再生神经纤维;行为学检测评定后肢功能恢复。结果与结论:移植FAM标记的含有RhoA特异性siRNA复合物后,在脊髓内的神经纤维及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胞体内均可检测到FAM荧光信号,提示siRNA可从复合材料中释放到组织中并成功导入靶细胞。与SAPNS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含有RhoA特异性siRNA复合物和自聚合肽纳米纤维支架组可显著降低RhoA在神经元的表达,提高脊髓损伤区内NF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促进后肢功能的恢复。结果提示通过自聚合肽纳米纤维支架的介导,含有RhoA特异性siRNA复合物能有效干扰RhoA表达,从而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
江沿文张玮玮占小多康晓宁戴翔张文影刘忠英董为人郭家松
关键词:RHOASIRNA脊髓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