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峰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涤纶
  • 3篇织物
  • 3篇降解
  • 2篇羊毛
  • 2篇三嗪
  • 2篇抗紫外
  • 2篇混纺
  • 2篇混纺织物
  • 2篇降解工艺
  • 2篇二苯甲酮
  • 2篇纺织
  • 2篇纺织物
  • 1篇氮丙啶
  • 1篇等离子体
  • 1篇低温等离子体
  • 1篇脂肪酶
  • 1篇织造
  • 1篇三聚氯氰
  • 1篇尼龙织物
  • 1篇染整

机构

  • 6篇内蒙古工业大...

作者

  • 6篇张晓峰
  • 2篇谢影
  • 1篇孙佳琪
  • 1篇秦勉

传媒

  • 2篇毛纺科技
  • 2篇印染
  • 1篇合成纤维工业
  • 1篇纺织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涤纶降解工艺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酯的水解、醇解与酶解反应,对涤纶进行降解回收。实验发现,涤纶在温度100℃、浴比1∶40、搅拌速度2 000 r/min、降解1 h的条件下可被浓度为5 mol/L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降解;在温度260℃、搅拌速度1 600 r/min、丙三醇与涤纶质量比为10、质量分数3%的乙酸锌(相对于涤纶质量)的条件下反应1 h被降解;乙二醇在温度180℃、搅拌速度1 600 r/min、质量分数8%的乙酸锌(相对于涤纶质量)、乙二醇与涤纶质量比为40、时间50 min的条件下可降解涤纶;碱性脂肪酶在温度为50℃下振荡1~4 h可对涤纶产生作用,使其强力下降。通过对各个工艺条件、成本以及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乙二醇降解工艺为最佳方法。
张晓峰麻文效孙佳琪
关键词:涤纶脂肪酶
尼龙织物的二苯甲酮-三嗪抗紫外线整理被引量:2
2016年
尼龙织物先经等离子体处理,再采用自制二苯甲酮-三嗪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整理。以UPF值和增重率为指标,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整理工艺为:等离子体以氨气为气源,功率100W,放电时间240S,压强50Pa,紫外线整理剂4%,交联剂EGDE5%,温度80-90℃,时间60min。整理后尼龙织物的UPF值可达84.7,且具有一定的耐洗性,白度有所下降,断裂强度稍有降低,但均不影响尼龙织物的后续应用。
张晓峰麻文效谢影
关键词:化学整理表面改性尼龙织物
聚丙烯非织造布的亲金属离子功能化改性被引量:1
2016年
为得到具有亲金属离子性聚丙烯(PP)非织造布,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对PP非织造布进行改性。首先采用氧气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PP非织造布,使其表面引入反应性官能团。然后通过架桥剂三羟甲基丙烷三[3-(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酯](TTMAP)使螯合剂在预处理的PP非织造布表面发生交联固定反应,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证实了功能化前后PP非织造布表面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经功能化处理的PP纤维具备了良好的亲金属离子性,同时其吸湿及染色性能也得以改善。
孔祥曌麻文效张晓峰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聚丙烯非织造布螯合剂
二苯甲酮-三嗪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及结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三聚氯氰、间苯二酚作为主要原料,通过2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酮-三嗪混合型紫外线吸收剂(简称混合型吸收剂).方法A为由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三聚氯氰制得4-(4,6-二氯-1,3,5-三嗪-2-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化合物Ⅰ),化合物Ⅰ再与间苯二酚反应制得混合型吸收剂;方法B为由三聚氯氰、间苯二酚制得2,4-二(2,4-二羟基苯基)-1,3,5-三嗪(化合物Ⅱ),化合物Ⅱ再与2,4-二羟基二苯甲酮反应制得混合型吸收剂,研究了化合物Ⅰ、化合物Ⅱ、混合型吸收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方法A合成的混合型吸收剂收率为73.5%,方法B的收率为70.4%,所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所合成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不溶于水及部分有机溶剂;混合型吸收剂在波长275,34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波长为255-280,335-400 nm时,混合型吸收剂的紫外吸收性能优于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在波长为280-310 nm时,3种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吸收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混合型吸收剂、化合物Ⅰ、化合物Ⅱ.
秦勉麻文效张晓峰谢影
关键词: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三聚氯氰间苯二酚抗紫外性能
废旧毛/涤混纺织物的分离和降解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对废旧毛/涤混纺织物进行分离和降解研究。通过分析次氯酸钠浓度及其与毛/涤混纺织物的质量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素,确定优化的降解工艺条件为:次氯酸钠浓度5 mol/L,次氯酸钠与混纺织物的质量比为40∶1,65℃反应2.5 h,可将毛/涤混纺织物中的羊毛完全降解,分离得到可回收利用的涤纶纤维。
尚晓玥麻文效张晓峰
关键词:染整副产品降解混纺织物涤纶羊毛
毛/涤混纺织物的分离降解工艺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乙二醇与乙二胺对毛/涤混纺织物中的涤纶分离降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在不损伤羊毛纤维的条件下,经分离可使羊毛纤维得以回收。通过对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以及溶剂与混纺织物的配比等影响因素的探讨,并对降解产物进行了红外检测、氨基酸成分分析和纤维断裂强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降解毛/涤混纺织物中的涤纶,在95℃条件下,处理50 min时效果最佳,混纺织物的降解率为78%;采用乙二胺在65℃、用量为混纺织物10倍的条件下处理360 min后,混纺织物可降解85%,但该工艺条件成本较高。
尚晓玥麻文效张晓峰
关键词:混纺织物降解工艺涤纶羊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