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明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文化名城
  • 2篇历史文化
  • 2篇历史文化价值
  • 2篇历史文化名城
  • 2篇保护传承
  • 2篇传承
  • 1篇大遗址
  • 1篇兴衰演变
  • 1篇遗址
  • 1篇整体性
  • 1篇实证
  • 1篇隋唐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名城保护
  • 1篇文物
  • 1篇文物普查
  • 1篇历史建筑
  • 1篇历史文化名城...
  • 1篇历史文化名城...
  • 1篇民族

机构

  • 4篇中国城市规划...

作者

  • 4篇徐明
  • 2篇杨亮
  • 1篇耿健
  • 1篇苏原
  • 1篇赵霞
  • 1篇杨开

传媒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人类居住
  • 1篇中国文化遗产
  • 1篇《规划师》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洛阳涧西工业区:工业崛起、民族复兴的实证之地
2021年
谈到中国的历史,那一定无法绕开洛阳.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神都"的城市,意为"神州大地之都",也是中国古都前三甲.洛阳的5000年历史,有"华夏渊源、三代之居";2000年历史,有"汉唐盛世、魏晋遗风";1000年历史,有"古城变迁、沧海桑田".而相对于龙门石窟、白马寺、隋唐洛阳城遗址这些封建历史的重要代表,有一片现代城市地区有着同样精彩的故事,这就是代表了新中国70年"工业崛起、民族复兴"的涧西工业区.它是洛阳城建史中辉煌的一页,更是中国全景历史兴衰演变的重要时代缩影.
杨亮徐明
关键词:民族复兴兴衰演变
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策略研究——以延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例
2021年
我国已公布13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保护体系,保护方法不断完善。新时期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名城保护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和使命。本文以延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践为研究案例,通过价值体系构建、整体格局保护、区域协同保护、关联展示传承及管理实施五个方面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分析研究,探索新时期名城保护传承规划技术方法的构建与创新。
杨开耿健徐明李陶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整体性价值体系
历史建筑普查方法与保护传承体系构建——以辽宁朝阳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历史建筑是城乡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普查认定工作对于构建保护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朝阳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为基础,采用田野调查、类型学、演绎等研究方法,一方面,探索出一套“谋定后动—靶向锁定—共谋共建——摸清家底”的全流程历史建筑普查的技术方法,实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另一方面,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分析普查对象的聚集性特征,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划定,注重历史建筑与历史城区、历史村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对全域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保护规划的调研方法、潜在保护对象的盘点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理念、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等提供理论参考。
张亚宣王现石徐明
关键词:历史建筑历史文化价值文物普查
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探索——以洛阳为例被引量:14
2022年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国家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的背景下,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名城保护规划作为支撑历史保护传承工作的纲领性技术环节,需探索新时代、新要求下的编制思路。本文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并结合洛阳实践,开展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创新性研究。文章从正本清源明价值、守文持正控底线、与时俱进塑格局、规划方圆强管控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强化全时间维度、全空间维度、全系统维度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整体研究方法;第二,进一步注重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实现多层次整体保护;第三,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带动城乡转型和魅力提升;第四,探索文化遗产与各类国土空间相融合的管控体系。
杨亮徐明赵霞苏原冯小航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价值大遗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