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飞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电池
  • 3篇亚胺
  • 3篇酰亚胺
  • 3篇聚酰亚胺
  • 3篇二次电池
  • 2篇蒽醌
  • 2篇高容量
  • 2篇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阻抗
  • 1篇电化学阻抗谱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竞赛
  • 1篇循环性能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 1篇扫描电镜
  • 1篇阻抗谱
  • 1篇锂离子
  • 1篇锂离子电池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国网河南省电...

作者

  • 6篇徐飞
  • 3篇曹顺安
  • 1篇曾玉彬
  • 1篇赵光金
  • 1篇陈重学

传媒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化工热力学课程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图表复杂。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通过启发,引导和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把握课程的主线;注重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实现了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徐飞曹顺安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学科竞赛目标驱动的新工科大创训练模式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针对当前提升新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两大创新载体,对学科竞赛和大创训练的差异性和相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结合对武汉大学新工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为目标驱动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培养模式,以大创训练夯实低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学科竞赛升华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创新思维培养始终贯穿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教互促,良性发展”,切实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陈重学徐飞杜富滢曾玉彬
关键词:学科竞赛
聚蒽醌-酰亚胺:一类新型高容量钠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有机材料以其资源广泛、环境友好、结构多样等优点,逐渐成为二次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1]。其中,共轭羰基化合物具有结构稳定、反应可逆等优点。然而,小分子的共轭羰基化合物循环稳定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其易溶于有...
王洪涛林江辉罗霄曹顺安徐飞
关键词:高容量聚酰亚胺蒽醌
一类基于磺酰基的新型聚酰亚胺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与循环寿命长等显著优点,被视为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储能电站等重大应用的理想配套电源.然而,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大多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由于这类化合物的资源稀缺、价格昂贵,很难用于大规模储能场...
徐飞
高温下NCA三元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研究了高温(60℃)与室温(25℃)条件下商品化NCA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特性,并分析了电化学阻抗谱随循环周数的变化规律,进而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正负电极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高温下电池容量衰减和阻抗增加明显快于室温。扫描电镜表明,不同温度循环之后正极的表面形貌变化的差别并不显著,而石墨负极表面结构在高温下变化明显。以上结果说明,温度是影响电池循环性的重要因素,高温会使负极界面发生较大变化,阻抗增加,最终导致电池容量迅速衰减。
赵光金赵光金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
聚蒽醌-酰亚胺:一类新型高容量钠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有机材料以其资源广泛、环境友好、结构多样等优点,逐渐成为二次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1]。其中,共轭羰基化合物具有结构稳定、反应可逆等优点。然而,小分子的共轭羰基化合物循环稳定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其易溶于有...
王洪涛林江辉罗霄曹顺安徐飞
关键词:高容量聚酰亚胺蒽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