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纯琳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诺贝尔文学
  • 3篇诺贝尔文学奖
  • 3篇文学
  • 3篇文学奖
  • 2篇都市
  • 2篇文化景观
  • 2篇奈保尔
  • 2篇景观
  • 2篇V.S.奈保...
  • 1篇都市文化
  • 1篇英国文学
  • 1篇托尼·莫里森
  • 1篇文本
  • 1篇文化街
  • 1篇文化街区
  • 1篇文学事件
  • 1篇文学研究
  • 1篇消费文化
  • 1篇历史文化街区
  • 1篇莫里森

机构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6篇潘纯琳
  • 4篇肖庆华
  • 2篇王晓路
  • 1篇蒋欣欣

传媒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作为一个文学事件的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四人谈被引量:3
2008年
文章作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乃至文学研究的重大影响之一在于:它使得文学彻底地事件化了,而其源头就是诺贝尔文学本身的被事件化。本文以四人谈话形式,分别论述了诺贝尔文学奖被事件化之后的种种表现及其特征:一、消费导向的共谋性;二、消费导向的消解性;三、消费导向的时尚性;四、消费导向的猎奇性。同时,这一事实也再一次证明了诺贝尔文学奖存在的价值。
王晓路潘纯琳肖庆华蒋欣欣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文学事件消费文化托尼·莫里森
论V.S.奈保尔《效颦者》中的伦敦书写被引量:6
2008年
对于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英国作家V. S.奈保尔而言,伦敦从来都是一个极其特别的存在。在他笔下,对伦敦城市外表的客观描写并不多见,因为他真正想要描绘不是人们身处其中的城市本身,而是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的城市。V. S.奈保尔笔下的伦敦与英国本土作家笔下的伦敦有着巨大差异。在《效颦者》一书中,奈保尔着力描写的是作为单个个人的人们在遭遇伦敦这样一个巨大的城市时的无力感。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了论述:一、外来者的疏离;二、陌生人的相遇;三、无根者的游荡。
潘纯琳
关键词:V.城市文本英国文学
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都市文化景观建构——以锦里和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采用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以成都市已经建成的"锦里"和"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把文化景观当做一个社会、文化、历史的多维存在来进行研究。分析了二者成功与失败之处,涉及大量文化、历史、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潘纯琳肖庆华
局外人与局内人:V.S.奈保尔、多丽丝·莱辛与空间书写--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学研究三人谈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以三人谈话形式,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主V.S.奈保尔与多丽丝.莱辛,集中于他们的空间书写的四个层面:一、房屋:居无定所;二、地点:空间记忆;三、都市:伦敦情结;四、流亡:书写立场。作者认为他们的空间书写的特殊之处正源于他们的特殊经历和处境、源于他们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的身份、源于他们的既边缘又中心的写作立场。
王晓路肖庆华潘纯琳
关键词:V.S.奈保尔诺贝尔文学奖
故事决定了它的讲述方式——多丽丝·莱辛与亚当·史密斯访谈录被引量:6
2008年
2007年10月11日,在瑞典文学院宣布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主编亚当·史密斯对多丽丝.莱辛进行了短暂的电话采访。该访谈来自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网址为: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2007/lessing-interview.html(Copyrightc Nobel Web AB 2007 nterviewer:Adam Smith,Editor-in-Chief of Nobelprize.org)译者已通过电子邮件获得该网站联系人乔纳·彼得森(Jonna Petterson)的授权翻译此文,在此表示感谢。这是莱辛在其诺贝尔获奖辞发布之前的一次公开访谈,访谈极其简短,却表明了莱辛关于自己创作的许多重要观点,是以附录。访谈中D.L.指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A.S.指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
潘纯琳
关键词:访谈录诺贝尔文学奖故事官方网站
都市文化景观的空间生产——以“文殊坊”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文殊坊"为例,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都市文化景观的空间生产。该文着重分析了:都市空间生产理论,都市文化景观的空间建构,都市文化景观的空间反思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从空间重构、空间消费及空间认同三方面,解析都市文化景观更新的问题。
肖庆华潘纯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