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青

作品数:18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病毒
  • 8篇传染
  • 8篇传染性
  • 7篇法氏囊
  • 7篇法氏囊病
  • 7篇传染性法氏囊
  • 7篇传染性法氏囊...
  • 6篇法氏囊病病毒
  • 6篇传染性法氏囊...
  • 5篇免疫
  • 4篇呼肠孤病毒
  • 3篇疫苗
  • 2篇新型鸭呼肠孤...
  • 2篇衣壳
  • 2篇衣壳蛋白
  • 2篇遗传进化
  • 2篇禽呼肠孤病毒
  • 2篇佐剂
  • 2篇免疫调节
  • 2篇活性

机构

  • 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 1篇法国诗华动物...

作者

  • 18篇刘长军
  • 18篇张艳萍
  • 18篇李凯
  • 18篇崔红玉
  • 18篇祁小乐
  • 18篇高玉龙
  • 18篇高立
  • 18篇潘青
  • 17篇王笑梅
  • 7篇王永强
  • 6篇刘爱晶
  • 4篇吴甜甜
  • 3篇李辉
  • 1篇高宏雷
  • 1篇陈玉明
  • 1篇林哲敏
  • 1篇刘琳琳
  • 1篇高祥
  • 1篇王静

传媒

  • 9篇中国家禽
  • 7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衣壳蛋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研究针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新型变异株的特异性防控技术,试验通过RT-PCR方法扩增IBDV新型变异株代表毒株SHG19的衣壳蛋白VP2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上,获得重组质粒pCA-SHG19 VP2,将重组质粒以100μg/只的剂量在聚乙烯亚胺(PEI)的作用下免疫4周龄BALB/c小鼠,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ELISA对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免疫鼠血清可特异性识别IBDV,ELISA抗体效价高达1∶16000以上,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A-SHG19 VP2的基因免疫在BALB/c小鼠模型上产生了良好的特异免疫应答。研究结果对IBD的综合防控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张文英姜楠王雨龙马广斌牛鑫鑫黄萌萌王国栋宋桂才李凯琳刘爱晶王素艳高立高立刘长军崔红玉潘青刘长军李凯高玉龙潘青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免疫
表达禽β-防御素6重组乳酸菌的构建及其免疫调节活性检测被引量:2
2020年
为构建表达禽β-防御素6(AvBD6)的重组乳酸菌并检测重组蛋白AvBD6(rAvBD6)的免疫调节活性,本研究根据GenBank AvBD6的参考序列,经过密码子优化后合成了AvBD6:AvBD6(G4S)3 AvBD6(G4S)3 AvBD6(G4S)3 AvBD6(4×AvBD6)串联基因序列,构建了表达rAvBD6的食品级乳酸菌表达菌株。经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目的蛋白呈可溶性表达于乳酸菌细胞质中。以重组乳酸菌裂解上清为重组蛋白,与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相互作用试验,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经rAvBD6刺激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能够显著提高IL-10(p<0.0001)、IL-12p70(p<0.05)转录水平;重组蛋白与鸡巨噬细胞体外相互作用试验的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经rAvBD6处理的鸡巨噬细胞也能够提高IL-10、IL-12p70的转录水平(p<0.05);重组蛋白刺激干扰素调节因子IRF信号激活报告细胞系774-DualTM,结果显示rAvBD6显著激活了该巨噬细胞的IRF信号通路(p<0.05);SPF鸡注射重组蛋白两周后,采用ELISA检测鸡血清IFN-γ、IL-2和IL-10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其IFN-γ、IL-10和IL-2的含量显著高于空菌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rAvBD6在体内外显示了较强的免疫激活和免疫调节特性,具有作为免疫佐剂或免疫增强剂的潜力。本研究为新型食品安全级动物免疫佐剂或免疫增强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王婷婷王志浩米洁兰王文骞高玉龙刘长军祁小乐张艳萍李凯高立潘青王笑梅崔红玉
关键词:免疫调节活性免疫佐剂免疫增强剂
三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对文昌鸡免疫效果的研究
2017年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危害文昌鸡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为了筛选最适合文昌鸡的IBD防控措施,试验选用新型重组疫苗(rGt HLJVP2)和商品化的弱毒疫苗、中毒力疫苗,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重组疫苗(rGt HLJVP2)组表现更高的抗体滴度,且致死性攻毒后保护率为100%,为文昌鸡的疫病科学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李辉吴甜甜曹宗喜李凯高立刘爱晶Altaf Hussain范林进王永强高玉龙刘长军崔红玉张艳萍潘青王笑梅林哲敏林哲敏
关键词:重组疫苗文昌鸡免疫
肉鸡禽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与致病性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解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变异株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特点,对吉林省某企业送检的病鸡关节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序列分析及动物回归试验对该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1株肉鸡ARV变异株,将其命名为ARV-JL21-0102;σC基因遗传演化分析显示:该分离病毒与ARV基因Ⅱ型参考株ISR528处于同一进化分支,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9.8%,而与ARV基因Ⅰ型疫苗株S1133和HeB02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56.3%和58.4%;该变异株在LMH细胞上增殖良好,对鸡胚和1日龄SPF雏鸡存在一定的致病性;与基因Ⅰ型HeB02株相比,变异株对鸡胚和SPF雏鸡致病性较弱,感染雏鸡发病时间推迟,雏鸡致死率较低。研究结果为全面了解ARV变异株的遗传进化特征和新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罗丹刘芮高玉龙李凯刘长军祁小乐张艳萍崔红玉潘青高立王笑梅
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变异株遗传进化
蛋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的鉴定被引量:11
2020年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新型变异株正在成为养禽业健康发展新的重要威胁。目前报道的IBDV新型变异株均来自肉鸡群的感染。为了解IBDV新型变异株感染蛋鸡的情况,通过对黑龙江省一个疑似非典型IBD发病蛋鸡群样品进行RT-PCR检测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该鸡群非典型IBD的病原是IBDV新型变异株。这是蛋鸡感染IBDV新型变异株的首次报道,对于更全面了解IBDV新型变异株的流行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王雨龙范林进姜楠高玉龙李凯李凯刘长军高立潘青刘长军崔红玉祁小乐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蛋鸡
一株基因V型禽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了解禽呼肠孤病毒(AR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点,通过细胞传代、RT-PCR检测及序列分析,从山东省送检的病鸡关节组织中成功分离到1株病毒,将其命名为ARV-SD20-3203,样品中未检测到其他常见外源禽类病毒的核酸。禽呼肠孤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σC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RV-SD20-3203属于ARV基因V型,与基因Ⅴ型参考毒株918和1017-1的遗传距离较近,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0%和92.4%,而与其他基因型毒株的遗传距离较远。ARV-SD20-3203毒株在LMH细胞上增殖良好;对鸡胚和雏鸡均具有明显的致病性,接种鸡胚可引起100%死亡,接种1日龄SPF雏鸡可引起75%死亡,其中SPF雏鸡接种病毒后第5天为死亡高峰期,第8天之后,不再出现SPF雏鸡死亡。该研究分离到1株基因V型ARV毒株,这为了解我国ARV变异株的流行及遗传进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刘芮罗丹李凯刘长军祁小乐张艳萍崔红玉潘青高玉龙高立
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变异株遗传进化
抗炎免疫调节活性益生菌的体外筛选及其相关组分的初步鉴定被引量:3
2022年
为筛选出具有抗炎、抗感染免疫调节活性的益生菌并探究益生菌免疫调节活性的主要成分,本研究分别以10株益生菌Lac.1~Lac.10作为候选菌株,将益生菌的活菌体、灭活菌体、菌体裂解物分别作用于由脂多糖+尼日利亚菌素(LPS+Nigericin)诱导的急性炎症巨噬细胞模型及NF-κB和IRF信号通路报告细胞系J774-DualTM巨噬细胞,经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Il-1β和Il-10 mRNA的转录水平,通过检测报告基因SEAP和Lucia荧光素酶的活性分析NF-κ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IRF)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显示,在排除发酵液中MRS培养基干扰的情况下,益生菌株Lac.5活菌体能够极显著下调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下Il-1β mRNA的转录水平(P<0.0001)、极显著上调Il-10 m RNA的转录水平(P<0.0001),并且能够极显著激活巨噬细胞的NF-κB和IRF信号通路(P<0.0001),进一步将益生菌Lac.5活菌体热灭活和超声破碎后显示,益生菌Lac.5灭活菌体和菌体裂解物的免疫调节活性均显著降低,仅益生菌Lac.5活菌体组分起到抗炎、抗感染的免疫调节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一株具有抗炎、抗感染的免疫调节活性的益生菌株Lac.5,并确认了其活菌体为免疫调节组分,对功能益生菌的筛选和新型益生菌治疗制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米洁兰王志浩王婷婷刘长军祁小乐张艳萍李凯高立潘青王笑梅高玉龙崔红玉
关键词:益生菌抗炎免疫调节NF-ΚB信号通路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建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动物感染模型,本研究利用NDRV代表株SD19/6201,分别以10^(5.0)ELD_(50)/0.1 mL(低剂量)和10^(6.0) ELD_(50)/0.1 mL(高剂量)感染14日龄、21日龄SPF麻鸭,分别于感染后第5 d、第7 d迫杀雏鸭,观察脾脏剖检变化并统计其病变率。结果显示,14日龄雏鸭低剂量感染组在感染后第5 d脾脏病变以出血点/斑为主,病变率为70%(7/10),感染后第7 d脾脏上述病变更加明显,病变率为80%(8/10);高剂量感染组雏鸭剖检脾脏病变比低剂量感染组明显,出现黄白色坏死灶,感染后第5 d、第7 d脾脏病变比率分别为100%(10/10)和90%(9/10)。21日龄低剂量感染组雏鸭感染后第5 d、第7 d脾脏出血或坏死的比率明显低于相同剂量的14日龄雏鸭感染组,脾脏病变率分别为60%(6/10)和40%(4/10),高剂量感染组雏鸭感染后第5 d、第7 d脾脏出现出血、坏死的比率均为80%(8/10)。14日龄和21日龄雏鸭感染后第5 d不同剂量感染组脾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后第7 d各感染组雏鸭脾脏肿大程度有所恢复,脾脏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但脾脏坏死症状并未恢复。脾脏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14日龄雏鸭感染组相比,21日龄雏鸭感染组脾脏组织病理变化程度更轻,与剖检病变基本一致。采用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雏鸭脾脏病毒载量,结果显示,感染后第5 d即可在各感染组雏鸭脾脏中检测到大量的病毒,且14日龄雏鸭感染组脾脏病毒载量高于21日龄雏鸭感染组,各日龄感染雏鸭高剂量感染组脾脏病毒载量均高于低剂量感染组。以上结果表明,NDRV对14日龄雏鸭最佳感染剂量是10^(5.0)ELD_(50)/0.1 mL,NDRV对21日龄雏鸭最佳感染剂量是10^(6.0) ELD_(50)/0.1 mL,最佳剖检时间为感染后第7 d。本研究首次建立了NDRV动物感染模型,为该病毒后期疫苗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罗丹刘芮高玉龙李凯刘长军祁小乐崔红玉张艳萍潘青高立王笑梅
关键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鸡HspHsp90α可溶性表达及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衣壳蛋白亲和力的鉴定
2017年
热激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α)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V)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蛋白互作及其亲和力均可能导致不同的信号转导和生物效应,鸡源Hsp90α与IBDV衣壳蛋白VP2的互作已经被证明,但两者之间的亲和力尚未被鉴定。研究通过表达和纯化鸡的Hsp90α和IBDV超强毒株的VP2蛋白,运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揭示Hsp90α和IBDV VP2蛋白两者互作的动态过程,并确定其亲和力((KD)为7.105×10^(-8)M),为强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IBDV的致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高祥李辉陈玉明刘爱晶吴甜甜王永强高立高玉龙李凯刘长军崔红玉张艳萍潘青王笑梅祁小乐
关键词:HSP90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衣壳蛋白表面等离子共振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监测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鸡马立克氏病(MD)的防控主要依靠疫苗免疫,MD疫苗株在鸡体内的有效复制与最终的免疫效果直接相关,可通过这种相关性对MD疫苗进行免疫监测。为有效监测MD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共采用两种血清1型MD疫苗免疫不同的鸡:(1)实验鸡分为两组:一组在1日龄时免疫血清1型MD疫苗814株,另一组为不免疫的对照组,选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对两组鸡免疫后7 d和14 d的脾脏和羽髓中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载量(log10 MDV拷贝数/106个细胞)进行检测;(2)商品鸡:选用上述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对经血清1型MD疫苗CVI988/Rispens株免疫后7 d和14 d的商品蛋鸡脾脏和羽髓中的MDV载量进行检测。并针对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结果结合常规PCR检测和meq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各组鸡脾脏和羽髓样品是否被野毒感染;同时监测正常免疫商品鸡的产蛋率和死淘率等至8个月鸡龄。结果显示,实验鸡免疫后7 d,免疫组鸡脾脏和羽髓的MDV载量为3.39~4.69,对照组鸡相应样品的MDV载量为3.36~4.90;免疫后14 d,免疫组鸡MDV载量为3.77~4.86,对照组鸡相应样品的MDV载量为5.06~6.22,对照组显著高于免疫组(p<0.01)。PCR鉴定和meq基因序列分析证实,对照组鸡被MDV野毒感染,导致其体内MDV载量的显著上升。商品鸡免疫后7 d,脾脏和羽髓的MDV载量为3.75~4.59;免疫后14 d,MDV载量为3.71~4.92,并且在监测期内没有发生MD。以上结果表明,利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血清1型MD疫苗进行免疫监测时,免疫后7 d~14 d鸡体内的病毒载量为3.39~4.86,载量过高则可能发生了免疫失败或者野毒感染。本研究结果表明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用于MD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为临床鸡MD疫苗的免疫监测提供了参考数据。。
兰兴鸽张艳萍于正浩王亚楠高玉龙高玉龙崔红玉祁小乐李凯崔红玉王笑梅高立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载量免疫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