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骏星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关于当代音乐的批评标准及其价值研究——以民族室内乐为例
- 长期以来,音乐批评学科基础理论都很难完全被系统概述。其中关于音乐批评的标准更是难以被明确表达。关于音乐批评标准的问题,本身就错综复杂,而其中又受主体影响颇多,导致音乐批评过程中存在许多判断失误。然而,就这些问题于当代音乐...
- 王骏星
- 关键词:音乐批评当代音乐民族室内乐
- 文献传递
- 从“荷兰人、森塔动机”中窥视瓦格纳主导动机的创作
- 2013年
- 笔者基于《漂泊的荷兰人》序曲中感性听觉经验,发现其中在听觉中存在的一点点不适宜的感觉。并从瓦格纳早期动机写作方法中探寻出感性听觉经验不适的缘由,和探讨晚期作品中"主导动机"不同于早期的创作方式,发现"主导动机"的结构作用,以及其实现"戏剧"至上的理念,和最终达到的"交响化"。
- 王骏星
- 关键词:《漂泊的荷兰人》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艺术哲学与批评方向硕士、博士专题讨论课瓦格纳专题讨论与写作:瓦格纳歌剧乐剧序曲前奏曲间奏曲终曲
- 2013年
- 授课导师:韩锺恩教授参与同学:(音乐学系本科学生)鲁瑶、李明月、周凌霄、许首秋,(音乐美学与音乐批评方向硕士研究生)刘雨矽、王骏星、张乐韵,(音乐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郭一涟、李晓囡。
- 韩锺恩鲁瑶李明月周凌霄许首秋刘雨矽王骏星张乐韵郭一涟李晓囡
- 关键词:音乐批评艺术哲学理论学科
- 洛地先生的“戏”“文”“乐”研究述略
- 2018年
- 本文通过"戏""文""乐"三个部分,简述了洛地先生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一部分,集中梳理了洛地先生的戏剧理论,其中包括戏剧结构问题,以及中国戏剧的南北划分和演唱问题。第二部分,立足于洛地先生的"文体"概念,通过诗词的格律,反驳了词乐有"确定旋律"一说。第三部分,主要在阐述中国音乐的"板""腔""调"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洛地先生关于"文"与"乐"的联系,以及"韵"和"调"的问题。
- 王骏星
- 关键词:律词宫调
- 悲剧中诞生出的《尼伯龙根指环》
- 2017年
- 瓦格纳的四联歌剧《尼伯龙根指环》常被认为是叔本华哲学的完美再现,但笔者不这样认为。其中虽有叔本华的身影,但是更多体现了尼采哲学的思想。本文主要就《尼伯龙根指环》中的尼采哲学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认识瓦格纳的《尼伯龙根指环》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 王骏星
- 关键词:尼采哲学思想
- 一音思一画,一弦感一念——有感于2013上海音乐学院第六届当代音乐周秦文琛作品专场音乐会
- 2014年
- 乐中有画,画中有乐,此乃画中精妙,乐中之绝妙。音如笔,乐如墨,音乐便是笔与墨交融出的水墨画。音乐开始,宣纸铺开,一音进入,笔也已沾上了墨。音乐开始流动起来了,一个音,太简单了,不留神间,节奏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附合上了这个音。
- 王骏星
- 关键词:专场音乐会当代音乐秦文琛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