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忠明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术式治疗婴儿食管裂孔疝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婴儿食管裂孔疝(EHH)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采取手术治疗的46例EHH婴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开腹组(n=22,采取开腹EHH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与腔镜组(n=24,采取腹腔镜下EHH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组患儿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EHH复发率等,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与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患儿监护人对诊疗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对4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患儿死亡。腔镜组患儿手术中位时间为192.0 min(112.5 min,243.8 min),显著长于开腹组的97.5 min(81.0 min,120.0 min),术后开始经口进食中位时间为2.0 d(2.0 d,4.0 d),较开腹组的4.0 d(3.0 d,4.0 d)短,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9,P<0.001;Z=-2.39,P=0.017)。2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5例(20.8%)患儿发生EHH复发,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胀为1例(4.2%),呕吐为4例(16.7%),胃食管反流(GER)为3例(12.5%),消化道出血为2例(8.3%);再次手术修复EHH为1例(4.2%)。开腹组患儿术后腹胀、GER发生率均为4.5%(1/22)。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与腹胀、呕吐、GER、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42例患儿随访的平均时间为27.6个月(1~83个月)。随访过程中,开腹组1例患儿长期存在反酸、胸痛等GER症状;腔镜组术后5例EHH复发,其中4例通过保守治疗好转,1例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经再次腹腔镜下EHH修补术后治愈。结论腹腔镜下EHH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以及开腹EHH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均可有效治疗婴儿
- 马永钰杨仕武王舒钰陈君如曹辛洪伟罗忠明温瑷菡高云鹏陈健吴骏
- 关键词:疝修补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婴儿
- 儿童原发性右心室滑膜肉瘤1例
- 2024年
- 男,13岁2个月,因"活动后胸闷7 d"就诊于昆明市儿童医院,平日不能耐受长跑。入院查体:心率5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9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48.5 kg;一般情况可,口周无发绀,头颈部未触及肿块,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界无扩大。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无压痛,胸腹部未触及包块,四肢活动正常。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内,三尖瓣前叶、隔叶交界处有50 mm×43 mm×29 mm不均匀团块样回声(图1A),致右室流出道中度梗阻.
- 张明翔郑景浩罗忠明尤国宙洪伟
-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收缩期杂音滑膜肉瘤右心室
- 新生儿颈部食管重复畸形一例
- 2022年
- 1病例患儿(新生儿),女,6 h,因“彩超发现颈部肿物6 h”入院。患儿系G2P1孕40周,自然受孕,顺产,出生体重:3.28 kg,无胎膜早破,否认胎儿宫内窘迫,出生时无窒息,羊水:清,Apgar评分:1 min 9分,5 min 10分,10 min 10分。患儿出生后皮肤及口唇红润。
- 罗忠明洪伟尤国宙吴俊张鸿
- 关键词:食管重复畸形先天性新生儿
- 一种心胸外科手术的手持式内窥止血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手术的手持式内窥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导轨顶端和底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段伸缩护罩;通过齿轮机构,当拨动块拨动齿轮机构中的第一齿轮,...
- 洪伟曹辛陈健吴骏尤国宙罗忠明张明翔张鸿张明闵杰青高云鹏杨仕武陈君如何凤龙杨滢
- 婴儿心脏脂肪母细胞瘤一例
- 2019年
- 病例患儿,男,1月13d。因发现心脏杂音1周入院。患儿1周前因肺炎到我院就诊时体检发现心杂音,进一步心脏彩超提示:右室流出道占位性病变,卵圆孔未闭。平时多汗,气促。查体:体重5kg,呼吸促,轻度三凹征,无紫绀,胸骨左缘2~4肋问闻及II/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2.5 cm,质软缘锐,无杵状指(趾)。心脏彩超: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右心室流出道近肺动脉瓣探及强光团回声反射,哑铃状,一端9 mm×8.4mm大小,突入右心室流出道,随心动周期摆动,右心室流出道流速2.41m/s,压差23mm Hg,另一端9.7mm×6.7mm大小,嵌入心肌组织,三尖瓣局限性返流。
- 洪伟曹辛尤国宙罗忠明吴骏张鸿
- 关键词:细胞瘤婴儿
- 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血管引流装置
- 本发明涉及外科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血管引流装置,包括引器体,引器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引流袋,引流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感应装置,且引流袋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引器体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警报灯,警报灯的下...
- 陈健杨滢罗忠明陈君如张鸿
- 一种体外循环流量控制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控制旋钮,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为弧形结构,凹面相对,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通过锁定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夹持片表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
- 洪伟曹辛陈健尤国宙罗忠明吴骏高云鹏张鸿王若谷杨仕武
- 文献传递
- 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治疗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食道狭窄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治疗先天性食道闭锁(CEA)术后食道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食道狭窄患儿采用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根据行扩张治疗时患儿的月龄将14例患儿分为两组(≤6月为I组6例,>6月为II组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两组患儿在性别、呕吐症状、出生体重、早产儿、合并其它畸形及食道闭锁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狭窄指数、狭窄段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在扩张次数方面比较,扩张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4例患儿均扩张有效,无术后并发症及再狭窄发生。II组患儿有1例扩张后由于食道裂孔疝及右侧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下同期行食道裂孔疝及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治疗CEA术后食道狭窄安全、有效。术后食道狭窄早期诊断及进行扩张,扩张次数明显减少,有利于患儿恢复。
- 吴骏杨仕武陈君如罗忠明尤国宙曹辛
- 关键词:先天性食道闭锁吻合口狭窄
- 一种小儿鸡胸矫形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鸡胸矫形装置,包括后背垫板、前胸底板、肩带部,所述后背垫板和前胸底板均采用棉布缝制包裹起来,所述肩带部两端通过缝制分别固定连接在后背垫板和前胸底板上端,肩带部中间开设有领口,所述后背垫板两侧固定连...
- 洪伟曹辛吴骏尤国宙罗忠明陈健王若谷张鸿高云鹏杨仕武
- 文献传递
- 监测动脉血乳酸对评估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动脉血乳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体外循环手术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176例,动态监测从麻醉后、术中到术后48h内的动脉血乳酸值。结果 176例患者动脉血乳酸值从麻醉结束到体外循环停机时呈现连续上升态势,到体外循环停机时达到最高。数据显示,任何时间点位的动脉血乳酸浓度高于5.0mmol/L,提示可能预后不良。结论 动态监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动脉血乳酸的变化,可作为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之一。
- 曹辛陈健洪伟吴骏张鸿高云鹏罗忠明尤国宙
- 关键词:婴幼儿体外循环动脉血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