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世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应力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预应力
  • 2篇滞回
  • 2篇滞回曲线
  • 2篇往复荷载
  • 2篇荷载
  • 1篇应力集中
  • 1篇预应力筋
  • 1篇预应力无梁楼...
  • 1篇粘结
  • 1篇粘结预应力
  • 1篇振动
  • 1篇振动台
  • 1篇振动台模型
  • 1篇渗水
  • 1篇台模
  • 1篇体育
  • 1篇体育场

机构

  • 8篇浙江省建筑设...
  • 2篇浙江蓝城建筑...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浙江省建设投...

作者

  • 8篇胡世强
  • 5篇卢云军
  • 2篇焦俭
  • 2篇钟亚军
  • 1篇彭国之
  • 1篇杨学林
  • 1篇田玉滨
  • 1篇李江波

传媒

  • 3篇建筑结构
  • 2篇浙江建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预应力传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传递装置,包括有桩体,所述桩体上方连接有承台,所述桩体上连接有预应力筋,所述桩体顶部上放置有传递组件,所述传递组件上方设置有锚具组件,所述传递组件包括有预留穿孔,所述预应力筋包括有固定部和连接部...
卢云军陈伟伟胡世强谢振康
基于规范的混凝土ABAQUS显式子程序开发及验证
2017年
基于材料的弹塑性响应分析,能更为准确地反映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对判断结构安全性及破坏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行混凝土规范,并对其补充修正,增加箍筋约束效应,在ABAQUS平台上,编写结构在往复荷载下VUMAT材料子程序,并根据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公布的试验结果,对两类压弯构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吻合度,可以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弹塑性分析。
胡世强李江波卢云军钟亚军
关键词:往复荷载滞回曲线
上虞体育场复杂节点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上虞体育会展区体育场项目为体育类公共建筑,建筑高度约33.8 m。结构下部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屋面为立体悬挑钢桁架结构体系。由于K型节点为本工程受力复杂的关键节点,施工工艺要求高,为保证其内部质量,采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
钟亚军王雪婷胡世强焦俭
关键词:K型节点应力集中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义乌之心城市生活广场超长商业结构关键问题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义乌之心城市生活广场是一座超长商业建筑,大量采用大跨度结构和大悬挑结构以营造无柱开阔的建筑空间。因建筑净高要求,需在超30m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上开大洞穿越设备管线。采用MIDAS/Gen软件分析了温差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和大跨度室内天桥的人行振动舒适度,并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大梁开大洞后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温差效应对1层端部竖向构件和2层端部楼面梁影响最大,计算时应考虑温度作用参与荷载组合,适当加大板厚可使大跨度室内天桥的人行振动舒适度满足规范要求;洞口预埋钢套管可显著改善应力集中。
卢云军胡世强李江波张菁哲焦俭彭国之
关键词:大跨度结构有限元分析
规范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扩展及验证被引量:1
2018年
依据现行混凝土规范,但其不能考虑箍筋的约束作用等问题,无法模拟结构在往复荷载下的动力特性。现从实际应用出发,把规范混凝土材料本构补充完整,并考虑了箍筋的有利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适用于ABAQUS动力弹塑性分析的混凝土材料子程序,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子程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补充之后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和材料本身的实际动力特性接近,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胡世强卢云军李江波钟亚军
关键词:往复荷载滞回曲线
振动台模型共振探究
为了研究模型与台面系统之间产生耦合动力作用对台面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模型和台面系统的合理简化建立运动方程,对耦合方程进行求解,从而分析质量、刚度和阻尼都会对台面的动力特性产生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模型质量的增加,对台面...
田玉滨胡世强
关键词:振动台
框剪结构黏滞阻尼器优化布置实用方法
2023年
高烈度地区结构设计常遇到通常会遇到竖向构件抗剪不满足、超筋、层间位移角大于规范限值等问题。近年,增设消能阻尼器的减震技术常被用来解决该问题,如通过将阻尼器在各层各向上均匀布置。阻尼器的空间分布对减震效率的影响暂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即使少数研究者已采用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进行尝试,并得到了针对某种参数最优的布置方案。但可供优化的目标众多,且多目标优化的实现暂不成熟;另,算法的落地还需要将结构进行简化,这将建筑脱离出其应具备的功能属性。这些因素都对搜索阻尼器的空间最优布置提出了挑战。合理的阻尼器空间布置能充分发挥阻尼器的作用,最大化减震效率亟待探索。基于此,本文提出框剪结构黏滞阻尼器可按各层各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量值进行数量分配,宜远离或贴近结构平面形心并于柱跨内1/2处布置,该法实践性强且极大程度发挥减震效率。
卢云军曾弘毅杨学林胡世强陈伟伟
关键词:消能减震
上翻柱帽预应力无梁楼盖设计
2017年
地下室无梁楼盖采用上翻柱帽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解决重荷载下楼盖配筋大及结构变形抗裂等控制难题,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感观度。今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预应力无梁楼盖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焦俭胡世强
关键词:无梁楼盖无粘结预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