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宏彦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脂酶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细胞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重排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骨架
  • 1篇细胞骨架重排
  • 1篇小鼠
  • 1篇小鼠树突状细...
  • 1篇磷脂酶
  • 1篇磷脂酶C
  • 1篇基因
  • 1篇基因重排

机构

  • 1篇嘉兴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1篇徐妍
  • 1篇黄佳
  • 1篇徐水凌
  • 1篇金梦媚
  • 1篇范宏彦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磷脂酶C分子在结核分枝杆菌触发树突状细胞细胞骨架重排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侵入小鼠树突状细胞株(DC2.4)时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变化及其与磷脂酶C(PLC)分子的关系。方法:建立人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DC2.4细胞混合培养模型。采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Palloidin-TRITC)染细胞F-actin,用抗微管蛋白β亚单位的小鼠一抗和荧光素标记的兔抗小鼠二抗染细胞微管,检测H37Rv株侵入DC2.4细胞时细胞骨架的变化情况,并计算F-actin重排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C2.4细胞浆和细胞膜中PLC分子的表达。采用PLC分子抑制剂U73122预处理DC2.4细胞,观察H37Rv株侵入率变化以及对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结果: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与DC2.4细胞共育2 h,即见有细菌侵入,共育4、6、8、10、12 h后,H37Rv侵入率分别为(26.1±4.5)%、(39.9±5.6)%、(51.2±5.9)%、(57.9±6.1)%和(63.9±6.8)%;H37Rv侵入2、4、6、8、10、12 h时,F-actin重排百分率分别为(26.9±1.5)%、(59.3±2.8)%、(72.7±4.8)%、(78.2±5.9)%、(63.3±2.9)%和(43.2±2.6)%,而PLC信号分子阻断后,DC2.4细胞的侵入率则分别为(13.6±3.1)%、(14.2±3.9)%、(15.1±4.3)%、(16.8±4.0)%和(18.3±5.2)%,F-actin重排率也分别为(18.5±1.2)%、(22.3±1.7)%、(23.6±2.5)%、(24.8±2.3)%、(22.3±1.3)%和(23.8±1.8)%,而微管变化不大;混合培养4、6、8、10 h,PLC信号通路阻断前的侵入率和F-actin重排率明显高于PLC分子阻断后(P<0.05)。侵入2 h后,DC2.4细胞膜中的PLC分子表达即开始升高,至8 h时达最高;U73122可抑制DC2.4细胞膜中PLC分子的表达,而对细胞浆中的PLC分子影响不大。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激活DC2.4细胞PLC分子触发F-actin细胞骨架重排,从而侵入DC2.4细胞,且PLC分子的表达主要存在于DC2.4细胞膜上。
徐水凌徐妍黄佳范宏彦金梦媚
关键词:树突细胞细胞骨架基因重排小鼠树突状细胞磷脂酶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