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成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南堡油田注水开发油藏提液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针对南堡油田注水开发油藏特点以及开发现状,在提液可行的前提下,利用油藏工程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提液时机、提液幅度、合理注采比进行了研究,认为南堡油田注水开发油藏在含水达到70%~80%时提液,且提液幅度2~3倍最佳,合理注采比1.0~1.1之间。矿场实践表明南堡油田注水开发油藏通过提液能有效提高油井产量,2020年共实施29井次,井口累增油1.0万t。
- 薛成
- 关键词:注水开发提液合理注采比南堡油田
- 高含水期井损对高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中国陆上油田已整体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大量生产井和注入井因各种原因关停频繁,导致井网完善性遭到破坏,油藏开发效果变差。准确揭示生产井和注入井井损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规律,为井损恢复措施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定义油藏可采储量损失百分数,并将其作为井损条件下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井损因素对高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发生井损时,随井损时刻变晚,相对高渗透部位井的油藏可采储量损失百分数先升高后降低,相对低渗透部位井的油藏可采储量损失百分数单调上升;同一井损时刻下,相对低渗透部位井的油藏可采储量损失百分数大于相对高渗透部位井,且在渗透率非均质条件下井损位置的影响明显,渗透率均质时井损位置的影响幅度很小;同一井损时刻,随渗透率平面变异系数增大,相对高渗透部位井的油藏可采储量损失百分数减小,相对低渗透部位井的油藏可采储量损失百分数增大;同一井损百分数下,生产井的油藏可采储量损失百分数高于注入井,井损后应优先恢复生产井。
- 罗福全侯健邴绍献苏映宏李军薛成
- 关键词:高含水期高渗透可采储量胜坨油田
- 复杂断块油田注水开发油藏储层参数动态变化规律
- 2022年
- 准确认识注水开发不同阶段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对于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提高水驱采收率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冀东油田不同含水阶段的岩心样品进行水驱前后储层参数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注水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非均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原始孔隙度、渗透率越大的储层其绝对增量相应越大;(2)在低含水阶段,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加最快,约占全部增量的80%-90%,当含水大于90%后,物性几乎不再增加。对注水开发油藏储层参数动态变化规律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 景佳骏薛成
- 关键词:注水开发油藏储层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技术政策水驱采收率
-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特征研究及应用——以南堡凹陷X油田东一段为例被引量:3
- 2023年
- 南堡凹陷X油田东一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砂体空间展布认识程度较低。综合应用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及地理环境,建立研究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层次划分体系及空间结构模式。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单一砂体界面识别标志,纵向上主要依据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含砾砂岩层,侧向上通过砂体顶面高程差异、厚度差异及曲线形态差异等;②根据砂体接触关系,总结出侧向叠置式、垂向叠置式、分离式及水平搭接式4种砂体空间结构类型;③对砂体半定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区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平面上多呈交织条带状,局部呈斑块状,砂体组合样式以侧向叠置为主,占比63.6%。根据研究成果开展优化注水、产液结构调整,有效指导开发生产。
- 冯晗薛成段健张旭光李晓革曲丽丽
- 关键词: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储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