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免疫缺陷
  • 2篇艾滋病
  • 2篇HIV/AI...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缺陷病
  • 1篇缺陷综合征
  • 1篇自愿
  • 1篇综合征
  • 1篇麻风
  • 1篇麻风病
  • 1篇免疫缺陷病
  • 1篇免疫缺陷病毒
  • 1篇免疫缺陷综合...
  • 1篇获得性
  • 1篇获得性免疫
  • 1篇获得性免疫缺...

机构

  • 4篇合肥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作者

  • 4篇姚晖
  • 4篇冯金保
  • 4篇邓晓岚
  • 3篇陈超杰
  • 2篇孙静
  • 1篇王海
  • 1篇吴建军
  • 1篇李晓静
  • 1篇张小鹏

传媒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14—2023年合肥市HIV/AIDS患者晚发现情况
2025年
目的分析2014—2023年合肥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特征,探究晚发现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择2014—2023年新发现的HIV/AIDS病例,按照目前我国使用的晚发现定义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晚发现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2014—2023年合肥市HIV/AIDS患者晚发现数为1218例,晚发现比例为34.18%(1218/3564),其中医疗机构检测晚发现占58.13%(708/1218),检测咨询占36.21%(441/1218)。晚发现患者中,以汉族为主,男性占90.97%,平均年龄为(42.15±14.22)岁。年龄组、婚姻状况、人口性质、文化程度、职业、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区(县)、确诊到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检测时间变量组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25岁年龄组相比,年龄越大,晚发现的风险越高。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相比,大专及以上者晚发现的风险更低(OR=0.70,95%CI:0.51~0.95,P=0.020)。与医疗机构检测来源相比,检测咨询(OR=0.45,95%CI:0.38~0.53)、阳性配偶/性伴检测(OR=0.31,95%CI:0.14~0.67)、羁押人员检测(OR=0.50,95%CI:0.29~0.86)、无偿献血人员检测(OR=0.35,95%CI:0.20~0.62)、其他检测(OR=0.50,95%CI:0.28~0.90)HIV/AIDS患者晚发现风险更低(均P<0.05)。与病例确诊到CD4检测时间间隔<15 d相比,确诊到CD4检测时间≥15 d HIV/AIDS患者晚发现风险较低。与有性病史者相比,性病史不详者HIV/AIDS患者晚发现风险更低(OR=0.61,95%CI:0.40~0.94,P=0.024)。结论2014—2023年合肥市HIV/AIDS晚发现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医疗机构检测来源晚发现率仍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促进高危和老年人群开展早期检测,继续在医疗机构推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检测与咨询策略,以及推进重点科室常规AIDS检测。
董婷丽姚晖邓晓岚朱国新冯金保陈超杰吴萌张卓
关键词:艾滋病
1997—2022年合肥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分析合肥市HIV/AID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199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合肥市报告的HIV/AIDS患者信息,并对HIV/AIDS的时间、人群、地区等分布特征以及传播途径、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合肥市新报告HIV/AIDS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结果1997—2022年合肥市累计报告HIV/AIDS患者3974例,其中,男性3608例(占90.79%),女性366例(占9.21%),性别比为9.86∶1。年龄上以20~29岁居多(1511例,占38.02%),2008年以来≥50岁组病例数占比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62.73,P<0.05);文化程度上大专及以上学历较多(1670例,占42.02%);职业分布上服务行业较多(1805例,占45.42%),学生人群报告病例数占比自2008年起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32.08,P<0.05)。传播途径中,同性性传播2525例(占63.54%),同性性传播占比自2003年起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79.43,P<0.05)。发现途径以检测咨询(1832例,占46.10%)和临床就诊(1628例,占40.97%)为主。Joinpoint分析显示,1997—2022年合肥市人群报告HIV感染率以每年21.90%的总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上升(Z=13.44,P<0.05)。结论近年来,合肥市HIV/AIDS流行水平总体较为平稳,中老年、学生及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等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应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筛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孙静冯金保张小鹏姚晖邓晓岚陈超杰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自愿检测咨询延伸服务对促进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早发现与提高依从性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评估社区组织主导的自愿检测咨询(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延伸服务对促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早发现和提高随访依从性效果。方法采取1∶1匹配的方式,将VCT延伸服务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他途径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早发现、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时性和治疗及时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141对病例被纳入研究,观察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363.38±169.56)个/μl、最近CD4;T淋巴细胞计数(422.67±198.55)个/μl均高于对照组(281.84±186.96)个/μl和(339.42±217.35)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4、3.549,P=0.000、0.001)。观察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检测与确诊日期间隔、开始抗病毒治疗与确诊日期间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社区组织通过开展VCT延伸服务,有利于HIV感染者/AIDS患者早发现,能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随访依从性,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姚晖邓晓岚冯金保王海高攀吴建军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依从性
合肥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现况调查
2013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现状,为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高麻风病防治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全市麻风病防治机构和人员状况、麻风病防治工作实施情况,按照合肥市麻风病防治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合肥市现有麻风病患者10人,全市防治专业人员32人,麻风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差异较大,有麻风病现症病人的县(区)开展了部分工作,其它县(市)区麻风病防治工作基本没有开展。结论合肥市麻风病防治队伍不稳定,防治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李晓静孙静冯金保姚晖邓晓岚陈超杰
关键词:麻风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