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旺
- 作品数:5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近44年宁夏热量条件的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06年
- 对宁夏1961—2004年20个气象观测站温度统计分析表明,宁夏各地日平均气温稳定≥0℃、≥5℃、≥10℃、≥15℃、≥20℃的积温都在增加,每10年,各界限温度增幅在50℃~80℃。各界限温度的持续日数和积温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从60年代至21世纪头4年≥0℃持续日数和积温基本呈稳步上升趋势,持续日数平均增长14.9天,积温平均增加266.6℃。≥10℃持续日数和积温,70年代比60年代略有减少,自80年代起持续上升,21世纪头4年较60年代平均增长5.7天、190.6℃。在80%以上的年份,各界限温度及持续日数从高纬向低纬,按空间分布北多、南少,引黄灌区最多,中部干旱带次之,黄土丘陵区最少。≥20℃时,黄土丘陵区达不到80%保证率要求。
- 桑建人刘玉兰韩世涛邱旺
- 关键词:界限温度积温
- 宁夏热量资源气候变化的EOF特征被引量:12
- 2007年
- 对宁夏20个测站1961-2004年大于等于0℃、5℃、10℃积温的EOF分析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宁夏积温增加,生长季延长。大于等于0℃、5℃积温的时空变化基本一致,1997-2004年表现为连续偏多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大于等于0℃积温偏少,之后偏多。大于等于5℃积温转折时间推迟到90年代中期,之前积温偏少,之后相反。大于等于10℃积温分两种,60.1%的年份表现为整体偏多或偏少,31.6%的年份以中宁、盐池一线为分界线,南北表现为相反的趋势。生长季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生长季呈逐渐延长的趋势,每10年增加3.8天,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头4年的平均值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14.9天。
- 桑建人刘玉兰韩世涛邱旺
- 关键词:积温
- 气候变暖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6年
- 对宁夏引黄灌区10个测站1961-2004年水稻生长发育期5~9月的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长期的气候明显变暖。t检验表明,5~9月日平均气温的突变发生在1993年,突变后的气温比突变前升高了0.8℃。在水稻生长发育各阶段,气温都有所升高,但没有超过水稻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引黄灌区水稻的温度敏感系数在5月、7~9月上旬为正值,尤其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最大,此阶段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有利,6月、9月中下旬为负值,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有不利影响。气候变暖为高产品种的引进创造了条件,降低了水稻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使水稻单产变率减小,保证了水稻的高产稳产。就宁夏引黄灌区而言,气候变暖对水稻单产的贡献为2.51%。
- 桑建人刘玉兰邱旺
- 关键词:引黄灌区气候变暖水稻
- 宁夏冬季负积温变化特征被引量:22
- 2007年
- 对宁夏20个测站1961—2004年的冬季负积温EOF分析表明,冬季的冷趋势具有明显的大尺度特征,在近40 a逐渐变暖。据累积距平显示,l986年出现了突变,之前,冬季气温偏低,具体表现为冷冬年全部分布在此时段,之后偏暖,90年代以后出现暖冬的频次明显增加。≤0℃持续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01—2004年比60年代平均减少了13.5 d。在80%保证率下,全区≤0℃持续日数和负积温依地势自北向南增多,引黄灌区最少,中部干旱带次之,南部黄土丘陵区相对最多。
- 桑建人刘玉兰韩世涛邱旺
- 关键词:负积温气候变化
- 近44a宁夏霜冻特征被引量:17
- 2008年
- 根据宁夏20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的日最低气温和地表0厘米地温资料,组合建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霜冻指标。研究表明:近44a宁夏霜冻发生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春霜冻发生几率明显高于秋霜冻,大多数站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于初霜日;霜冻发生频次和各地拔海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生长季、年均日最低温度与霜冻发生次数呈负相关关系;全区累积发生连续2d以上霜冻几率占发生总数的1/3以上,最多持续时间在5~6d;过程性霜冻主要表现为局地眭霜冻,虽然全区性霜冻发生几率不到1/5,但危害很大;春、秋霜冻随地域在农事关键期的发生几率差异较大。
- 桑建人舒志亮邱旺
- 关键词:霜冻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