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切 作品数:22 被引量:126 H指数:5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被引量:2 2023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71岁,因“全身散在红色小丘疹,口腔溃疡伴疼痛5 d”,于2022年6月15日收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患者于2022年5月因“发作性胸背疼痛1月余”就诊,经胸部CT及右肺占位穿刺活检,确诊为右肺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cT3N2M0ⅢB期。 崔萌纳 梁瑜 李文静 郭切 徐龙 仓怀芹 全香花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特立帕肽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致不良反应(ADRs)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2年1月-2020年12月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数据库中特立帕肽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对纳入文献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结果:特立帕肽ADRs病例报道11篇共14例,其中男2例(14.29%)、女12例(85.71%),60岁以上发生ADRs的患者11例(78.57%),合并基础疾病13例(92.86%);注射特立帕肽1 d内发生ADRs者3例(21.43%),1~6个月内发生ADRs者8例(57.14%),患者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好转。1例(7.14%)出现无症状短暂低血压的患者继续使用特立帕肽,其余均未再次使用特立帕肽。ADRs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例(28.57%),肌肉骨骼系统损害和生化指标异常各3例(均为21.43%),心血管系统损害2例(14.29%),肿瘤和全身性损害各1例(均为7.14%)。结论:特立帕肽致ADRs的特点是女性和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较高,多数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发生的ADRs主要涉及皮肤及附件损害、肌肉骨骼系统损害、生化指标异常等,大部分患者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或痊愈。临床使用特立帕肽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护及教育,警惕ADR发生。 赵俊 徐文 倪倍倍 张传洲 李祥鹏 郭切 隋忠国关键词:特立帕肽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 马来酸曲美布汀致环孢素血药浓度异常波动1例 2023年 环孢素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中常用的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抑制剂,在肝脏中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 3A4和CYP 3A5)酶系统进行代谢[1-3]。较低的环孢素体内暴露水平是allo-HSCT术后发生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强预测因子,而过高的暴露量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因此稳定且理想的环孢素血药浓度对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4]。Allo-HSCT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抗移植物抗宿主病和预防感染,因多种药物导致胃肠道功能受损等症状较为高发,因此,allo-HSCT患者联用环孢素和消化系统药物较为常见。本文报道1例allo-HSCT患者,对其联合使用环孢素和马来酸曲美布汀导致环孢素血药浓度异常波动的过程进行介绍,探讨该现象的可能机制,旨在为类似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李晓 朱莉 李凤晓 梁瑜 王凯 郭切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 环孢素 血药浓度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联合用药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及改善抗氧化状态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017年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危害十分突出,主要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1],患者可表现出呕血及黑便等情况,另外,氧化应激状态是与组织损伤密切相关的方面,因而此类患者的抗氧化状态也处于极为异常的状态[2,3],治疗的过程中抗氧化状态的改善也极为必要。 姜英俊 郑岩 郭切关键词: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效果 抗氧化状态 卡介苗膀胱灌注相关肉芽肿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卡介苗膀胱灌注(BCG灌注)相关肉芽肿性肝炎(GH)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和Elsevier数据库(截至2021年12月),收集报道BCG灌注相关GH且GH经肝活检证实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基本情况,BCG灌注情况(剂量、次数、导管插入有无异常等),GH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主要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肝活检结果),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干预措施和转归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3例,均为男性;年龄34~80岁,中位年龄66岁;膀胱癌22例,肾盂肾癌1例;19例有发生GH前灌注次数记录,灌注1次者2例,最多者为16次;最近一次灌注导管插入时出现异常者10例,其中血尿7例,疼痛2例,1例插管困难。GH发生在最近一次BCG灌注后3 h~440 d(≤7 d者18例,10、14、21、180、440 d者各1例),中位时间为3 d。23例患者中,出现发热症状者21例,黄疸12例,肝肿大9例,乏力7例,厌食5例,体重减轻2例,盗汗1例;单独表现为GH者12例,伴发其他不良反应者11例。2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升高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各17例)。20例患者记录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培养情况,7例阳性。肝活检结果显示,23例患者中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者10例,非干酪性肉芽肿7例,上皮样肉芽肿4例,仅记录肝肉芽肿2例。停止BCG灌注治疗并给予抗结核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2例患者好转,1例死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结论GH多发生于BCG灌注后1周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可伴发其他BCG灌注相关不良反应。肝活检可明确诊断。采用抗结核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多数预后较好,但严重者可致死。 倪倍倍 赵俊 曹战起 郭切 徐文 冷萍关键词:卡介苗 肝炎 基于PDCA循环法和药物治疗路径的合理用药管控新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构建医院药学管控新模式,探索建立一种医院合理用药长效机制。方法:对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订特定科室某类药物的临床治疗路径进行药学技术干预,并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行政干预,初步构建用药管控新模式,比较2018年1月至12月模式应用前后科室相关评价指标。结果:应用合理用药管控新模式后,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镇痛药物术后疼痛控制率明显提高,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人均药费显著降低。结论:PDCA循环法联合药物治疗路径的用药管控模式切实可行,相关经验或可为医药同行提供参考。 周长凯 丁守梅 张睿 纪洪艳 邢晓敏 刘东华 郭切 刘雅丽 李文静 曲海军 隋忠国 荆凡波关键词:PDCA循环法 合理用药 以CD13为靶点的肝癌细胞耐药性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以CD13为靶点的肝癌细胞耐药性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CD13参与形成肝癌细胞耐药性的相关机制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CD13通过激活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活化Hedgehog信号通路并促进耐药相关蛋白ABCG2的表达、诱导肝癌干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CD13通过上调肝癌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触发药物外排,促进肝癌细胞耐药性的发生;CD13还通过削弱肿瘤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肝癌细胞凋亡,引发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结论:CD13是参与肝癌细胞耐药性形成的驱动因子,有望成为逆转肝癌细胞耐药性和肝癌临床治疗的关键靶标。 郭切 徐文 李晓 孙加琳 隋忠国 荆凡波关键词:肝癌细胞 化疗药物 耐药性 围术期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临床路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以医院创伤外科为试点科室,采用围术期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手段,临床药师制订围术期PPI治疗临床路径,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科室围术期PPI的使用进行路径化管理与评价。结果该路径实施后,科室PPI的销售总金额、人均药费均明显减少,用药频度和使用强度均明显下降。结论围术期PPI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 梁瑜 孟真 周长凯 纪洪艳 李祥鹏 郭切 隋忠国 荆凡波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 围术期 PDCA循环法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我院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1 2019年 通过采用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手段,在临床科室开展某种/类药物的用药路径、某种疾病/手术的用药路径、临床路径中的"药径",实践表明,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全院药占比、辅助用药占比以及抗菌药物、镇痛药物、PPI使用合理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保证同病同治、医疗质量与安全、降药费等方面具重要意义,为建立临床合理用药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新道路。 荆凡波 周长凯 韩冰 魏丽娜 梁瑜 邢晓敏 纪洪艳 李祥鹏 全香花 郭切 曲海军 隋忠国关键词:药物治疗 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确诊的Q热心内膜炎一例 被引量:13 2021年 Q热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为贝纳特柯克斯体,其存在临床诊断困难且治疗疗程长的问题,目前血清学抗体滴度检测仍是Q热心内膜炎主要诊疗手段。本文报道1例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协助确诊病例,但在如何精确治疗时间,评价治疗效果方面仍存在困惑,期待更多证据为这类患者制定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 纪洪艳 王国平 郭切 周长凯 张传洲 杨雪 梁瑜关键词:Q热 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