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斌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沥青
  • 3篇道路工程
  • 3篇路工
  • 2篇有限元
  • 2篇预埋
  • 2篇融雪
  • 2篇融雪化冰
  • 2篇沥青混凝土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市政道路
  • 1篇市政道路施工
  • 1篇受力
  • 1篇水泥混凝土
  • 1篇水泥混凝土路
  • 1篇水泥混凝土路...
  • 1篇土路
  • 1篇桥面
  • 1篇沥青加铺
  • 1篇沥青砼
  • 1篇路面

机构

  • 4篇河南大学

作者

  • 4篇郭斌
  • 3篇袁玉卿
  • 2篇郭斌
  • 1篇许海铭
  • 1篇贾淼

传媒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筑路机械与施...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7年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民生活的逐渐富裕,道路上的行车越来越多,交通量的急剧增大使得人们对道路的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城市道路质量、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或不符合规范,势必会对我国交通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活,在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之下,沥青混凝土技术被引进我国,成为我国道路建设的主要运用技术,其主要是使用了沥青混凝土及其结合料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其具有粘合性的特点铺设在道路上,再用压路机进行反复碾压,使其逐渐定型。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成熟及广泛运用对我国道路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郭斌王晶晶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沥青砼
沥青加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层间受力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研究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层间力学特性,借助ABAQUS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厚度、模量及裂缝对层间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荷载作用下,沥青加铺层层底竖直方向上的剪应力最大值都出现在荷载正下方;增大沥青加铺层的厚度能明显减小层底应力;沥青加铺层的弹性模量对层底应力的影响很小;沥青面层底部的最大主应力受裂缝的影响变化在1%~2%,而沥青面层底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剪应力值受裂缝影响变化在53%~58%。
袁玉卿贾淼郭斌许海铭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加铺有限元分析
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桥面升温性能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为研究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桥面的升温性能,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温度场模型,分析发热线间距、埋深、温度及沥青混凝土比热容、密度、导热系数对桥面铺装层升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表面温度与发热线的间距及埋深呈负相关,在环境温度为-5℃,发热线间距、埋深分别为8和4 cm时,加热2 h后结构表面温度处于2.10~3.54℃之间,温度场分布均匀;发热线温度在30℃以上时,桥面温度均大于0℃,且桥面温度随发热线温度升高而近似线性增长;结构表面温度与沥青混凝土的比热容及密度呈负相关,但影响较弱;沥青混凝土导热系数自3600 J·m-1·h-1·℃-1提高至4800 J·m-1·h-1·℃-1时,桥面温度可提高86%.总之,结构表面温度与沥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呈正相关关系,且受影响较大;发热线间距为8 cm、埋深为4 cm时,升温性能最佳.
袁玉卿张业郭斌郭斌
关键词:道路工程融雪化冰有限元沥青混凝土
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沥青混凝土融雪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为研究埋设碳纤维发热线路面结构的融雪效果,制作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复合试块,呈S型预埋碳纤维发热线,在冬季室外环境下进行升温试验、实时融雪试验和积雪融化试验。结果显示:发热线埋深4cm、间距8cm、电压36V时发热效果优良;环境温度为-3.4℃,通电30min试件表面温度达到0℃;环境温度为-1.7℃,自然降雪180min积雪32mm时,通电试块积雪为0mm;环境温度为-1.7℃,人工堆雪30mm,通电150min时完全融化;环境温度为-5.1℃时,通电试块表面温度最终稳定在-3.3℃左右,积雪难以融化。研究表明,碳纤维发热线的布设形式、环境温度、积雪厚度、通电时间、通电电压都会影响融雪效果。
袁玉卿张业郭斌
关键词:道路工程融雪化冰沥青混凝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