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鄂建新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黄金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金矿
  • 2篇同位素
  • 2篇金矿床
  • 2篇矿床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化学
  • 1篇地下水化学特...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造山型金矿
  • 1篇造山型金矿床
  • 1篇找矿
  • 1篇找矿建议
  • 1篇双王金矿床
  • 1篇水化学
  • 1篇水化学特征
  • 1篇年龄测定

机构

  • 4篇黄金集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包头市地震局
  • 1篇中国黄金集团...
  • 1篇河北金厂峪矿...

作者

  • 5篇鄂建新
  • 2篇张继林
  • 1篇侯雪刚
  • 1篇孙德有
  • 1篇曾祥涛
  • 1篇王可新
  • 1篇刘家军
  • 1篇王建平
  • 1篇周杰
  • 1篇李冰
  • 1篇李志国
  • 1篇李兴国
  • 1篇缪广

传媒

  • 1篇黄金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冀东峪耳崖金矿区闪长岩脉的锆石U-Pb年龄测定被引量:4
2016年
冀东峪耳崖金矿区的闪长岩脉侵入到赋矿峪耳崖花岗岩及高于庄组地层中,花岗岩的年龄被确定为174~175 Ma。本次研究选择了峪耳崖金矿区中3件闪长岩脉样品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样品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大部分为自形—半自形的粒状或短柱状,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生长环带,锆石Th/U值几乎全部介于0.24~1.68,属岩浆结晶成因;测年结果显示,该区闪长岩脉于晚侏罗世侵位,其中沿着金矿体平行产出的黑云母石英闪长岩脉锆石U-Pb年龄为162.4 Ma±2.7 Ma,切穿金矿体的角闪闪长岩脉锆石U-Pb年龄为154.5 Ma±5.2 Ma,由此推测峪耳崖金矿床形成于154~162 Ma的晚侏罗世。
杨爱雪孙德有张继林侯雪刚李临位鄂建新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吉尔吉斯斯坦布丘克造山型金矿床:来自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
2023年
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构造带的矿床学数据缺乏,制约了天山造山带境内外成矿对比。布丘克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构造带中部。金矿体为石英复脉,呈带状发育于NWW向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倾向SSW,倾角60°~70°,赋矿围岩主要为侵入于早古生代变质碎屑杂岩中的正长斑岩。布丘克金矿床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观察、石英H-O同位素、硫化物S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布丘克金矿床石英脉中包裹体大小集中在2~10μm之间,类型以H2O-CO_(2)型、富CO_(2)型、水溶液型包裹体为主,成分以富CO_(2)、含CH4为特征。成矿流体具有中温(200~320℃)、低盐度(3%~7%NaCleqv)特征;石英δDV-SMOW值介于108.1‰~90.2‰之间,δ18O流体值介于4.86‰~9.26‰之间;黄铁矿δ34S分布在0‰左右(0.9‰~1.6‰)。综合本文数据、矿床地质特征、区域地质资料,本文认为布丘克金矿床为发育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构造带内的造山型金矿床,韧性剪切带控制了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热液来自含碳地层的变质脱水作用,成矿物质来自深部岩浆岩。
史鹏亮屈海浪鄂建新刘春发缪广缪广戴毅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造山型金矿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2024年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地处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本文对研究区内地下水及地表水进行了系统采样测试,应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解、相关性分析、Gibbs模型以及离子比例关系等方法对研究区水样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水体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Ca^(2+)基本来源于钙镁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Na^(+)主要来源于岩盐溶解;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主要受碳酸盐的溶解影响,局部受含硫矿物的氧化和尾矿液渗透影响较大。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和HCO_(3)·SO_(4)-Ca·Mg·Na型为主,总体呈中性,大部分属微硬淡水。区内水化学成分主要受溶滤作用影响,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浓缩作用也有一定影响。基本查明了矿区及其周边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绿色和谐矿山建设以及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李冰鄂建新宋扩侯晓宇周杰
关键词:水化学绿色矿山
冀东金厂峪金矿剪切带控矿规律及找矿建议
2024年
冀东金厂峪金矿为典型受构造作用控制的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NNE向脆-韧性片理化带内的强变形带之中,直接控矿构造为叠加于强变形带之上的NNE向燕山期脆性断裂构造。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期配套,建立了弱变形域控岩+强变形带赋矿的透镜体控矿模式,结合矿体赋存和矿化富集规律总结,提出了韧脆性片理化带深部、两侧次级平行构造等找矿方向。
鄂建新缪广宁腾霄郭运晨张强
关键词:金厂峪金矿
陕西太白双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陕西双王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东部,为一大型含金钠长角砾岩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绢云板岩和灰岩组成的类复理石沉积建造。金矿体明显受角砾岩体控制,呈断续带状分布,矿石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主要围岩蚀变类型为钠长石化。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早阶段和主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和建造水的混合热液为主,晚阶段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并混有碳酸盐岩地层溶解形成的碳;硫具有地壳硫和岩浆硫混合来源的特征;铅的来源以上地壳为主,并混有少量地幔铅。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认为双王金矿床成矿作用与始于印支晚期的陆内碰撞造山作用有关,成矿过程经历了隐爆前的热液交代成矿期和隐爆后的热液充填成矿期,其中隐爆后的热液充填交代阶段是金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双王金矿床成因类型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王可新王建平刘家军曾祥涛曹瑞荣惠德峰程建军张继林李志国李兴国鄂建新
关键词:地质特征稳定同位素成矿机制双王金矿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