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莉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痛经伴随症状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腰部查体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髂关节整复手法与针灸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原发性痛经在伴有腰骶部疼痛症状时应该优先选择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
- 麦穗陈一鑫陈小莉
- 关键词:针灸原发性痛经
- 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机理研究概况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作用机理。方法:检索近年来关于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其作用机理。结果:手法治疗KOA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理纷繁复杂。结论:临床上肯定了手法治疗KOA的疗效,手法治疗KOA作用机理复杂,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
- 陈一鑫麦穗黄有荣徐通陈克诚高建波陈小莉
- 关键词:手法推拿膝骨关节炎
- 揉髌手法结合臀部点按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揉髌手法结合臀部点按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揉髌手法结合臀部点按手法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改良版可视化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74.1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结束后2周WOMAC骨关节炎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揉髌手法结合臀部点按手法治疗KO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麦穗陈一鑫陈小莉
- 关键词:按摩
-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行经前后或行经时出现小腹及腰骶疼痛,甚则剧痛难忍,称为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兹将近5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针刺治疗薛晓等[1]针刺关元、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穴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90例,将原发性痛经分为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和气血亏虚型3型,每组30例。结果: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均有效。汪红霞针刺次髎(双侧)、子宫(双侧)、关元、合谷(双侧)、三阴交(双侧)穴治疗原发性痛经25例,辨证配穴。
- 陈小莉苗芙蕊范郁山
- 关键词:痛经针灸疗法
- 隔药灸对痛经模型大鼠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的疗效,研究其对模型大鼠血清PGF_(2α)、PGE2水平及其受体(PGF_(2α)-R、PGE2-R)、催产素受体(OTR)、加压素受体(VPR)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隔药灸组,各组均为20只。观察各组大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30min内的扭体次数,大鼠血清PGF_(2α)、PGE2水平及子宫内膜PGF_(2α)-R、PGE2-R、OTR、VP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产生扭体反应,且有扭体潜伏期(P<0.05)。与模型组、药物组和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扭体次数较少,扭体潜伏期较长,扭体抑制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GF_(2α)、PGF_(2α)-R、OTR、VPR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PGE2、PGE2-R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PGF_(2α)、PGF_(2α)-R、OTR、VPR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PGE2、PGE2-R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一定的疗效,可减轻痛经模型大鼠疼痛程度。
- 叶子维张澎王君琳林永秀陈小莉苗芙蕊
- 关键词:痛经隔药灸命门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