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定位上腔静脉用于PICC置管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CT定位上腔静脉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PICC)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PICC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增强检查,测量患者气管隆突到上腔静脉下端的距离及对应胸椎单元数目,并对上腔静脉下1/3段在气管隆突下所处位置进行计算,以该段位置作为PICC尖端理想位置,通过CT定位图评价患者置管情况。结果上腔静脉下1/3段的下端位于气管隆突下(48.41±6.52)mm,对应(2.06±0.34)个胸椎单元;上腔静脉下1/3段的上端位于气管隆突下(21.36±5.82)mm,对应(0.89±0.28)个胸椎单元。在CT定位图上判断PICC尖端是否在理想位置时,相较于以气管隆突下21.5~48.5 mm作为参考标准,以气管隆突下0.9~2.1个胸椎单元作为上腔静脉下1/3段的参考标准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判断PICC尖端是否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时,可以用气管隆突下0.9~2.1个胸椎单元作为参考标准。
- 王承光张鹏冉慕光陈圣欢雷俊杰邓树芳
- 关键词:CT上腔静脉
- 胸片和胸部CT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胸片和胸部CT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100例PICC置管术后的患者,并且他们在二周内进行了胸片与胸部CT增强检查,对于胸片与胸部CT上气管隆突和腔静脉-心房交界处与PICC导管尖端的垂直距离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然后对这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结果的一致性、性别、年龄、身高与体重等个体的因素对气管隆突与和腔静脉-心房交界处与PICC导管尖端的垂直距离的影响。结果:胸片组气管隆突与腔静脉-心房交界处距离为(4.82±0.78)cm,气管隆突到PICC导管尖端的距离为(4.30±0.85)cm与CT组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片组与胸部CT所测量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两者可以在以后的应用中互相替代。
- 王承光张鹏冉慕光陈圣欢雷俊杰邓树芳
-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气管隆突
- 基于断层融合技术对骨折术后骨痂显示的对照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X线断层融合技术与数字摄影在骨折术后愈合进程中骨痂显示的差异。方法 54例骨折术后患者,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均行数字摄影和X线断层融合技术成像,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并作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中,X线断层融合技术和数字摄影两种方法所获得图像对骨痂的显示情况在术后2周显示率分别为3.7%和14.81%,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显示率分别为38.89%和77.78%,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个月显示率分别为66.67%和87.04%,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显示率分别为88.89%和94.4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X线断层融合技术对骨折术后早期骨痂显示具有重要的价值,较X线平片具有明显优势。
- 冉慕光雷俊杰陈圣欢王承光刘林刘红艳
- 关键词:骨折骨痂体层摄影术X线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及CT特征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总结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3例IPB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13例患者均进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分析患者临床及CT特征。结果 IPB患者年龄31~72岁,平均为55岁,男性好发(10/13);10例患者呈泌尿系刺激或血尿症状。13例IPB均为单发,膀胱三角区发病7例(7/13)。IPB病灶最大径约0.5~4.5 cm,小于1.0 cm者8例(8/13);病灶形态欠规则,11例(11/13)病灶带蒂。病灶密度均匀,均未见囊变坏死征象,2例(2/13)伴钙化灶;13例均病灶强化呈渐进持续性中-高度强化。13例IPB病灶局限于膀胱内,无膀胱壁及邻近组织侵犯,无转移征象。结论 IPB的临床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中老年男性发病,膀胱单发带蒂,肿块,密度均匀,呈明显持续性强化,无侵袭性上述特征高度提示IPB诊断。
- 王承光冉慕光张鹏陈圣欢雷俊杰
- 关键词: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