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莉 作品数:9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化科学 更多>>
跨文化中的相遇与对话——从世界音乐看张维良中国民乐创新之路 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借用鲍曼世界音乐研究方法,从跨文化对话视角剖析张维良中国民乐创新之路,为中国民乐发展与世界音乐研究提供一种参照与启示。 麻莉关键词:跨文化对话 世界音乐 鲍曼关于“世界音乐”作为跨文化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民族音乐学家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音乐在跨文化语境中的相互影响及发展方面,而"世界音乐"正是跨文化的典范,对它的分析可以看到跨文化对话的策略、过程与结果。德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鲍曼对其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球框架下的音乐研究视角,他将以前从静态的文化本位主义出发的音乐研究放到了互动影响的动态层面。 麻莉关键词:世界音乐 文化涵化 跨文化 鲍曼对跨文化动力与音乐行为中的文化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由于全球化的加剧,音乐行为中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文化的多元与多样性。音乐风格的跨越与融合打破了原来“固定”的模式呈现出过渡转型的流动特征。这些为跨越文化的界限提供了前提条件与实践的动力。 麻莉关键词:多元文化 归属感 从维尔茨堡大学音乐学专业课程表看德国音乐学教育 被引量:3 2017年 课程表是一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安排和知识结构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从中折射出其背后,制定课程表的教育指导理念、思路、方法和模式。德国音乐学专业已有百年历史,几经沉浮,无论是在音乐学研究还是教学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此,笔者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音乐学专业2015/16年冬季学期和2016年夏季学期的课程表为例,通过对其的分析,剖析德国音乐学教育模式和理念,希望为国内音乐学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麻莉关键词:音乐学专业 音乐学研究 德国音乐 学分 知识结构 鲍曼对比较音乐学历史发展的阐述 被引量:4 2019年 此文是笔者对德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马克斯·皮特·鲍曼(Max Peter Baumann)教授于2017年12月4日至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为期一周讲学中第一讲内容的整理、综述。作为曾长期担任德国柏林"国际比较音乐研究所"所长的鲍曼教授,在这一次讲座中,详细梳理了比较音乐学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比较音乐学与时代背景、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发展的关系脉络。从当今德国民族音乐学家的角度,解读了比较音乐学的历史意义和当代范式的转向,引导我们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剖析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反思如何借鉴和吸取历史经验。 麻莉关键词:学术讲座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被引量:2 2016年 在德国有百年历史的音乐学专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它的教育模式和对其起决定影响作用的人文精神密不可分。笔者以曾就读过的德国维尔茨堡大学音乐研究所和工作过的埃希施塔特天主教大学哲学教育系"应用音乐学与音乐教育"专业为例,对"博洛尼亚教育改革"实施后,德国音乐学的授课特点、授课方式、课程安排等等做出详细介绍,并揭示人文关怀背景对其教育的影响。 麻莉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 教学路径 教育模式 人文精神 德国民族音乐学现状 被引量:8 2017年 德国民族音乐学当下的学科争议,对跨文化语境中多元音乐文化的模式研究反应了德国民族音乐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和趋势,除此之外德国民族音乐学对实际应用的探索也为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和利用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麻莉关键词:跨文化研究 文化融合 文化转型 鲍曼对“世界音乐”的界定及其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2024年 “世界音乐”是当今国际音乐学界一个前沿研究话题,也是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关注的热点。了解鲍曼为世界权威音乐大辞典《历史与当代音乐》(MGG)撰写的“世界音乐”词条,能够展现国际民族音乐学界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研究观念和视角,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麻莉关键词:世界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与世界音乐研究——国际视角与方法的转变对国内的启示 被引量:4 2022年 将“世界音乐”研究置于国际民族音乐学发展大背景中审视,其有着“民族国家”到“跨民族跨文化”的范式转变。国际上通用的“世界音乐”概念,与中国使用的“世界民族音乐”概念存在着本质区别:前者关注的重点并不在民族,而在世界,即人类音乐的国际性或跨民族的某种特性;后者则主要聚焦民族特性。这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的差距,对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麻莉关键词:比较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 世界音乐 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