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定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评价地佐辛不良反应发生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通过我院HIS收集2013年地佐辛注射液使用情况,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所有使用患者核实以排除不良反应漏报情况;对年龄、性别等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向前法筛选变量。结果:2013年我院地佐辛注射液使用患者3257例,发生不良反应者56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影响因素为:性别、肝病、科室。结论:地佐辛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性别、肝病和科室有关。
- 严定强朱怀军彭婕童静婷
- 关键词:地佐辛
- 风险管理在预防PIVAS抗肿瘤药物职业危害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7年
- 为了减少PIVAS工作人员的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危害,我院PIVAS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识别、评估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可能导致危害的风险环节,实施防护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控与系统管理。实施风险管理举措,未发生一起与抗肿瘤药物相关的职业伤害事件及环境污染事件,职业暴露危害的风险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人员对于风险的认知及防护操作水平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保证了环境安全及人员健康。
- 孙翠萍严定强杨军军
- 关键词:风险管理PIVAS抗肿瘤药物
- 73例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地佐辛是一种新型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自发呈报的73例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用药2h内,最快5分钟,以中老年多发。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其余均为一般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经停药或者对症治疗后即可治愈或好转。临床工作者应合理使用地佐辛,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严定强唐咏梅
- 关键词:地佐辛
- 药师对我院老年科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进行分析,预防差错,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统计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PIVAS干预的不合理医嘱数据,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干预126份不合理医嘱中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维生素电解质营养药等药物,其中溶媒选用不当的医嘱有35例(27.13%);超浓度医嘱有30例(23.26%);超剂量医嘱有22例(17.05%)。由PIVAS药师成功干预不合理医嘱数为115例(91.27%),这115例不合理医嘱属B类差错,差错发生但未发给患者。结论:药师对PIVAS医嘱进行审核及时发现不合理医嘱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合理干预,可预防和杜绝差错发生,为临床安全合理输液提供保障。
- 徐加佳严定强吴青
- 关键词:药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
- 左氧氟沙星致肝损害合并白细胞减少1例被引量:4
- 2011年
- 1病例
患者,男,65岁。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氯沙坦钾片血压控制良好,前列腺增生10余年,未服药。本次因"会阴部疼痛,排尿困难伴发热2天",于2010年8月20日入住我院。入院体检:体温(T)39.1℃,心率(P)75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30/80mmHg,神志清,
- 严定强彭婕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肝损害白细胞减少
- TPN处方自动化审核模式在PIVAS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建立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全肠外营养液(TPN)处方自动化审方模式,提高审方工作效率,减轻药师工作负担,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在静脉用药调配管理系统中开发TPN审方模块,查阅药品说明书和肠外营养指南,将TPN审核要点、药品属性和计算公式等编辑成处方审核规则导入系统,由系统后台实现计算和判断。结果:TPN审方系统实现了热量、渗透压、离子浓度、糖脂比、热氮比的计算和配伍禁忌等方面的自动化审核,计算准确,大大提高了TPN的审核效率。结论:TPN处方审核系统模块具有便捷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等特点。
- 严定强费中亚
-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用药安全
- 静脉配置中心闭环工作流程信息化构建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通过用药闭环工作流程信息化改造,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运用FMEA原理识别、分析工作流程中的风险点,借助PDA和二维码识别等信息手段和技术,进行用药闭环工作流程设计与构建,并进行构建过程中的风险监控与系统管理。结果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流程闭环。信息化流程应用后,风险指数RPN值、审方和排药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减小,工作效率提高。结论 信息化改造后用药闭环流程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风险、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对建立高效、安全的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FMEA能够控制流程构建中的风险,对于静脉配置中心的长效安全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 孙翠萍王羽严定强刘绍艳
-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静脉配置中心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