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
-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少年高血压发病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98例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体重指数、家族史、个人史及心理压力。结果 98例中,肥胖症58例,占59.2%;心理压力大20例,占20.4%;家族性高血压18例,占18.4%;不良饮食习惯51例,占52.0%;不良生活嗜好43例,占43.9%。结论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主要有肥胖症、不良的个人习惯、心理压力大、家族遗传性等。
- 刘利杨苓
- 关键词:青少年高血压病因
- 早产儿静脉置管营养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营养液输入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不同程度发生了机械性静脉炎并给予PICC穿刺置管的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64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时给予患处贴敷水凝胶敷贴及红外线灯光照射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停止静脉营养液的输入直至静脉炎消失。比较两组静脉炎消失时间、15天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及费用。结果观察组静脉炎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天体重增长值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出院指标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出院指标所需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在静脉营养过程中,PICC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时,不应盲目停止静脉营养液的输入,经过处理无好转或加重时再考虑停止静脉营养液的输入或拔出PICC导管。
- 沈玉会尚彪鲜蓉华刘利
- 关键词:早产儿静脉营养静脉炎护理评价
- 142例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分析142例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哮喘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142例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非哮喘住院患儿142例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纳入调查的病例组患儿男83例,女59例;129例患儿是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感染病原体包括:支原体4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37例,流感病毒33例,腺病毒14例,副流感病毒5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孕周≥37周(OR=0.792,95%CI:0.357~0.948)、出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OR=0.320,95%CI:0.107~0.479)为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有家族过敏史(OR=1.513,95%CI:1.206~1.742)、有变应性鼻炎史(OR=1.304,95%CI:1.182~1.549)、有食物过敏史(OR=1.815,95%CI:1.492~2.203)、家庭1年内装修(OR=1.328,95%CI:1.102~1.591)、家庭成员吸烟(OR=2.115,95%CI:1.628~2.499)、长期接触毛绒或泡沫制品(OR=1.480,95%CI:1.173~1.772)、学校或家庭邻近大马路(OR=1.815,95%CI:1.692~2.203)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多由呼吸道感染所引起,主要受出生孕周、家族过敏史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
- 刘利鲜蓉华沈玉会张媛张鸿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特点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