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某火炮身管寿命问题探讨被引量:9
- 2013年
- 某小口径火炮,自动机A的额定射速为550发/min,自动机B的额定射速为1000发/min。两种自动机身管的材料、内膛结构和工艺完全相同,使用弹药的弹道性能也相同。但在身管寿命考核试验中,采用相同的射击规范,自动机B的身管寿命仅为自动机A的64%~70%。以射击过程中身管外侧温度测试结果为基础,进行身管内膛温升的热分析计算,从身管温升角度探讨自动机B身管寿命降低的原因。根据射击过程中身管内膛温度不得超过其材料相变的临界温度点原则,制定合理的射击规范,符合身管的实际使用寿命。
- 张国平王茂林杨东朱文芳刘彦
- 关键词:小口径火炮自动机身管寿命热分析
- 基于RecurDyn的弹簧-液压式缓冲装置动力学仿真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缓冲装置对自动机后坐力、射击稳定性、系统的射击精度的影响至关重要,是现代自动机研究的重要部分。某中口径自动机采用弹簧-液压式缓冲装置,以该自动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Recur Dyn软件建立了其动态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自动机8连发后坐部分位移与后坐力曲线,与该样机实测8连发后坐部分位移曲线和后坐力曲线比较,相对误差在5%以内,表明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 田楠赵建中陈永刚刘彦李勇
- 关键词:后坐力
- 转管自动机炮箱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
- 2013年
- 炮箱是转管自动机的重要零件,在后坐过程中承受巨大冲击载荷.根据武器系统的轻量化要求与高强度需要,针对不同比厚度的炮箱,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路径规划与数据映射,对轴向与周向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及其对炮箱可靠性以及对曲线导轨导转精度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拓扑优化结果优化炮箱结构,经过对比,优化后的炮箱在满足轻量化与高强度要求方面具有更好的结构特征与应力分布.
- 豆征刘彦郭竞尧
- 关键词:应力
- 提高某自动机初速的技术途径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某自动机采用转膛工作原理,由于身管与转膛体分离,身管与身管衬套之间、转膛体与转膛衬套之间具有间隙,存在火药气体泄漏现象。在身管长度和弹药状态同样情况下,初速降低约1.8%,接近初速指标的下限值。这给该研制产品使用制式弹药及其射表带来困难。通过内弹道分析,采用加长身管和减小身管、转膛体相关零件之间的气体泄漏等措施,达到提高初速之目的。优化身管外形和结构参数设计,使加长身管的刚度与原长身管基本相当,保证了火炮的射击精度满足战术技术指标。
- 戴涌张国平杨东刘彦
- 关键词:初速
- 碰撞式能量传递型转膛自动机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以提高转膛自动机的射速为目标,从降低自动机驱动功率的思路出发,在撞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碰撞式能量传递型转膛自动机的设想。该自动机在转膛结构上通过转膛体和飞轮间的交替撞击,使转膛体和飞轮间的能量进行相互传递,采用撞击形式使转膛体启动和停止更加迅速,减小了转膛体启停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在供弹结构上可以实现连续性供弹,能降低供弹所消耗的能量,与传统结构的转膛自动机相比,降低了驱动功率,故而有利于达到更高射速。
- 郭竞尧党小可刘彦刘建斌
- 关键词:射速碰撞
- 关于提高轮式转管炮武器射击密集度措施的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转管炮的结构设计和射击时的运动平稳性都会影响其射击密集度,采用内能源驱动时前几发炮弹射速较低,整个射击循环过程射速波动较大。针对轮式转管炮的结构特点,可通过优化结构,采用延时供弹方式提高轮式转管炮前几发炮弹的射速;用内外能源混合驱动方式减小整个射击过程中射速波动,提高武器射击密集度。在射击密集度试验中,测试不同试验状态下轮式转管炮的立靶密集度和射速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内外能源混合并延时供弹的驱动方式能有效提高轮式转管炮的射击密集度。
- 王开政赵建中黄强刘彦
- 关键词:机械设计转管炮射击密集度
- 某液压弹簧式浮动机仿真及优化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浮动机能够有效控制自动炮的后坐力及射击稳定性,对自动炮的适装性及武器系统的射击精度有重要作用。分析了液压弹簧式浮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使用该原理浮动机的自动炮后坐运动数学模型,对使用本原理浮动机的某自动炮进行了十连发射击后坐运动的数值模拟,并对该浮动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和仿真对比。优化结果缩短了自动机连发射击的最大后坐距离,能够提高该自动炮的工作可靠性;降低了最大后坐力,能够对炮架进行进一步的轻量化设计,提高自动炮装载平台的机动性。
- 郭竞尧刘彦李勇谢杨杨
- 关键词:自动炮浮动机后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