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彦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岩溶
  • 2篇世界自然
  • 2篇世界自然遗产
  • 2篇自然遗产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震
  • 1篇盐肤木
  • 1篇岩溶水
  • 1篇叶片解剖结构
  • 1篇遗产地
  • 1篇人为污染
  • 1篇世界遗产
  • 1篇世界遗产地
  • 1篇水文地球
  • 1篇水文地球化学
  • 1篇汶川地震
  • 1篇污染
  • 1篇卵囊
  • 1篇化学监测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黄龙国家级风...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篇刘彦
  • 3篇刘再华
  • 2篇孙海龙
  • 2篇王海静
  • 2篇张金流
  • 1篇安德军
  • 1篇唐淑
  • 1篇何媛媛
  • 1篇田友萍
  • 1篇张清明
  • 1篇赵敏
  • 1篇姜建
  • 1篇李忠义

传媒

  • 2篇中国岩溶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盐肤木对岩溶干旱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叶片解剖结构的启示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岩溶环境下生长的盐肤木叶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叶片表现了一系列的旱生特征。表皮由一层排列致密的不规则细胞组成。上表皮覆盖一层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表面有表皮毛丛生。气孔着生在下表皮,陷入表皮以下。叶肉内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松散。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约为4∶1。部分叶肉细胞中含有胶状结晶物质。叶脉中厚壁组织发达,木质部外纤维数量众多,在气腔周围有单宁结晶分布。这些特征表明,盐肤木采用以保护型为主的多种方式适应岩溶干旱环境。
刘彦赵敏李忠义姜建
关键词:盐肤木环境适应性干旱岩溶
世界自然遗产-四川黄龙钙华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被引量:36
2009年
本文对作者十余年来在四川黄龙(世界遗产地)的钙华研究成果和最新的一些监测发现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为公众更好地了解黄龙、保护黄龙提供科学基础。主要结果和结论是:(1)黄龙钙华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深部高分压的CO2在碳酸盐岩补给区产生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当其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时,由于泉水的CO2分压远远高于空气,泉水中的CO2大量逸出,结果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沉积;(2)黄龙钙华的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主要是在雨季因雨水冲刷土壤向水中混入泥沙的缘故;而在旱季,钙华主要形成于清亮干净的泉水,因此,钙华的颜色呈现出纯净碳酸钙沉积的本色-白色。这也是黄龙洞钙华剖面年层中出现黄-白相间亚层的原因;(3)高精度的铀-钍同位素测年表明,黄龙钙华主体是全新世以来形成的;(4)地表水向地下河的漏失是黄龙地表水日益减少,导致钙华体表面干涸,从而气生蓝藻大量滋生,致使某些钙华变黑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尽早采取防渗补水措施;(5)旅游活动已对黄龙钙华景观产生影响,包括上游人为践踏使下游钙华池淤塞,以及磷酸盐污染使硅藻等过度繁殖和钙华沉积速率可能降低等,因此,必须尽早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刘再华田友萍安德军王海静唐淑张金流孙海龙刘彦张清明
关键词:钙华人为污染
单生卵囊藻对DIC的利用及其对CaCO3沉积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以生长在钙华池中的单生卵囊藻(Oocystis solitaria Wittr)为研究对象,利用pH漂移方法,探讨了封闭系统中单生卵囊藻在岩溶水和非岩溶水环境下对溶解无机碳(DIC)利用及其对水体Ca2+沉积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单生卵囊藻在低CO2浓度时,通过胞外碳酸酐酶的催化,以HCO3-作为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在岩溶水环境下单生卵囊藻DIC利用能力要高于非岩溶水环境(4.78倍),而在此过程中对水体中Ca2+沉积的影响也更高(2.13倍)。在岩溶水(非岩溶水)环境下,有42.6%(8.9%)的Ca2+通过物理化学效应以CaCO3形式沉积,其余Ca2+可能被藻体生长而吸收利用。
刘彦张金流何媛媛孙海龙刘再华
关键词:CACO3岩溶水
5·12汶川地震对黄龙世界遗产地源泉水文地球化学的影响——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水文地球化学监测证据被引量:1
2011年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不仅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根据黄龙钙华景观退化的人为和自然影响机理研究获得的部分高分辨率和高精度水文地球化学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大地震通过诱导控制黄龙源泉的深源断裂活动对源泉的水文地球化学产生了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地震后泉流量、水温、电导率和CO2分压升高,反映出地震增加了地下向地表的水、热、钙离子和CO2通量。然而,地震对从泉水中沉积的钙华景观的后续影响以及汶川地震造成深源CO2向大气CO2释放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监测评估。
刘再华王海静刘彦台永东付如贤汪孝萍
关键词:汶川地震世界自然遗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