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芸

作品数:2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亚胺
  • 5篇酰亚胺
  • 5篇聚酰亚胺
  • 5篇教学
  • 4篇相变微胶囊
  • 3篇原位聚合
  • 3篇浅色
  • 3篇课程
  • 2篇亚克力
  • 2篇硬脂
  • 2篇硬脂酸
  • 2篇有机化学
  • 2篇原位聚合法
  • 2篇树脂
  • 2篇热性能
  • 2篇相变材料
  • 2篇模塑
  • 2篇模塑粉
  • 2篇纳米
  • 2篇聚合法

机构

  • 26篇江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6篇刘芸
  • 20篇汪海平
  • 14篇胡思前
  • 10篇张玉敏
  • 6篇余凡
  • 6篇朱天容
  • 5篇王亚珍
  • 5篇王亮
  • 4篇胡思泉
  • 4篇王刚
  • 3篇邹新
  • 2篇鲁珍
  • 2篇高琳
  • 2篇李艾华
  • 1篇陈妤红
  • 1篇谭芳
  • 1篇蔡少君
  • 1篇蔡春飞
  • 1篇杨小秋
  • 1篇李宝

传媒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江汉大学学报...
  • 3篇塑料工业
  • 3篇教育进展
  • 2篇化工时刊
  • 1篇化肥设计
  • 1篇绝缘材料
  • 1篇大学化学
  • 1篇中国塑料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化学教育(中...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化学实验”SPOC的建设及其应用探索
2024年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工科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建设及应用对于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综合分析现有的线上课程资源情况,以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以优化教学大纲为龙头,以特色化的文本材料和视频资源为主体,在学校的慕课教学平台上建设了SPOC。以SPOC资源为核心,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王亮王长平刘志宏余凡蔡少君汪海平刘芸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
有机玻璃表面硅树脂耐磨涂层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24年
以纳米SiO_(2)溶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环氧烃基硅树脂;添加1-苄基-2-甲基咪唑(BMI)、乙酰丙酮铝、混合溶剂等,配成用于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抗划伤性的有机硅涂料。研究了SiO_(2)溶胶与KH-560的配比、乙酰丙酮铝的用量等参数对涂层耐磨性、硬度、附着力及光学透光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硅树脂涂层可以有效提高PMMA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当涂层原料SiO_(2)和KH-560的质量比为2∶1、乙酰丙酮铝用量为涂层液质量的0.4%时,涂层的铅笔硬度和附着力分别为4H和1级,耐磨性和透光性均较未涂覆的PMMA基材有所提高。
汪海平赵志伟刘芸胡思前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耐磨涂层溶胶-凝胶法硅树脂
一种新型氮磷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16年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对氨基苯乙酮和苯胺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采用正交实验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氮磷阻燃剂。利用DSC检测其熔点在257.28℃左右,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特征峰、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产物的质子峰。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24 h,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DOPO用量的1%,苯胺用量为DOPO摩尔量的7倍时,收率达68%。
代云利陈妤红蔡春飞陈薇刘芸胡思前
关键词:DOPODSC红外光谱核磁共振
无机及分析化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一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江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省级一流课程为例,探讨了本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实践。课程从“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教学内容与资源整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混合”的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了“慕课+翻转课堂+问题导向学习(PBL)”的教学模式及“三段七步”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关举措可为地方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余凡李艾华刘芸朱天容王亮徐俊晖王亚珍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混合式教学
一种防水隔热钢板隔热性能测试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热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水隔热钢板隔热性能测试简易装置,包括机架、加热装置、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头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置于机架上;检测头置于加热装置正上方;第二温度传感器置于加热装置内;第一...
胡思泉王亚珍汪海平刘芸张玉敏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材模具分层储放的模具架升降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材模具分层储放的模具架升降系统,包括液压驱动系统、升降台安装座和安装于升降台安装座中的升降台机构,升降台机构底部具有升降底座,升降台机构还包括导轨底板和工作面板,导轨底板两侧与工作面板两侧...
胡思泉王亚珍唐国庆吴相廉张玉敏汪海平刘芸邹新
文献传递
不同乳化剂种类对硬脂酸十二烷基酯相变微胶囊的性能影响
2023年
分别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醇(SDBS/PVA)、吐温20和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10)3种不同的乳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硬脂酸十二烷基酯(DS)相变材料为核、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为壳的相变微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对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相变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相变微胶囊呈圆球形,表面较为粗糙;与SDBS/PVA复配乳化剂相比,以非离子型乳化剂吐温20和OP-10制备的相变微胶囊粒径较小;当采用吐温20为乳化剂时,所得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储热能力,熔融焓高达139.2J/g,囊芯含量为69.5%;由于DS本身的蒸发温度较高加上进一步的封装,所制备的相变微胶囊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其耐热温度可达250℃。
汪海平李欣膂刘芸鲁珍余凡胡思前
关键词:硬脂酸酯相变微胶囊乳化剂原位聚合织物
脂环二胺浅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被引量:3
2024年
采用二步法,在冰浴的条件下,以含脂环结构的二胺单体5-氨基-1,3,3-三甲基环己甲胺(IPDA)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与二酐单体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BPADA),制备六种不同二胺比例的聚酰亚胺(PI)薄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热机械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热失重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对薄膜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PI薄膜已经完全亚胺化,整体为无定型形态,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紫外透过率,最大透过率均在87%以上,450 nm最高透过率为83.26%,力学性能表现出柔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在200℃左右,初始分解温度均在388℃以上,在未到初始分解温度之前,几乎不发生质量损失,热稳定性良好。
方诚刘帅刘芸汪海平朱天容胡思前
关键词:聚酰亚胺
碳纳米管改性正十四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首先使用缩合剂方法制备十六胺修饰的烷基化碳纳米管(i-CNTs),然后将i-CNTs加入到芯材正十四醇(TD)中,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掺杂碳纳米管的正十四醇相变微胶囊,研究了i-CNTs添加量对微胶囊热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i-CNTs和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多路温度巡检仪等测试仪器对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及储热、调温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十六胺成功接枝到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上,改性后得到的i-CNTs亲油疏水性加强;所制得的微胶囊呈球形,壁厚约985nm;i-CNTs添加量为20mg时,相变微胶囊的熔融峰温和熔融热焓分别为39.4℃和159.1J/g;i-CNTs的掺杂提高了相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同时改善了其调温性能。
汪海平桂鹏策刘芸胡思前
关键词:碳纳米管微胶囊相变材料原位聚合法
一种亚克力板材模具架轨道运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亚克力板材模具架轨道运输系统,包括竖向双轨道系统和横向双轨道系统,竖向双轨道系统包括竖向轨道A与竖向轨道B,横向双轨道系统包括横向轨道A和横向轨道B;竖向双轨道系统上设有轨道转运口,横向双轨道系统的横...
胡思泉王亚珍唐国庆吴相廉张玉敏汪海平刘芸邹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